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40058)

作品数:8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廖德明李佳源更多>>
相关机构:西华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宗教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话语交流大学生归因偏差归因挂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话语中的反预设及其触发机制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50-56,共7页廖德明 李佳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09YJC740058)
反预设主要是由表达信念与级差含义的词如think,know,a,the,all和both触发:一个带有think、a、all语词的句子的不适当性是与带有know、the、both并行句子的适当性相关的。反预设不同于预设,它不能用域条件进行解释;它相似于级差含义问题...
关键词:反预设 适当性 域条件 最大化预设 
道的争议及其新释
《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2期28-34,共7页廖德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09YJC740058)成果之一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在老子哲学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对其解读存在两方面的争议:一是如何断句才符合老子的句读;二是如何解读才契合老子的思想逻辑。老子这句话目前共有四种断句法,但从断句的可行性来看,两种断句法不可行,而在剩下的两...
关键词:老子  《道德经》 
认知的界限之争及其辨析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2期26-32,125,共7页廖德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话语交流中的动态认知研究"(09YJC740058)
从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到功能主义,再到计算认知都断定认知独立于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造成"离身"的认知;而涉身认知则提出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大脑是身体的大脑,认知过程是包含大脑的身体的动态活动过程,离开了身体,认知与心灵根本就不存在...
关键词:计算认知 涉身认知 延展认知 认知界限 
大学生挂科归因新偏差的成因评议与对策思考——基于某校高职生S的调查个案被引量:5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1期23-27,共5页李佳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话语交流中的动态认知研究"(09YJC740058)
目前,大学生挂科后的归因偏差普遍存在,并且逐渐将一种新的、危险的归因偏差由"潜"转为"显",即将考试的失败统统归结为教师的意愿,这在高职生中表现尤为突出。这种归因偏差不同于以往文献中公开讨论的任何大学生挂科归因偏差,而已有文...
关键词:大学生 高职 挂科 归因偏差 个案研究 
心理安慰话语的选择策略被引量:5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95-101,共7页李佳源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话语交流中的动态认知研究"(项目编号:09YJC740058);西华师范大学灾后专项基金项目"灾区孤儿心理沟通的语言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8A012)研究成果之一
心理安慰话语是对持有消极心理的个体进行心理安慰的语言,选择好的安慰话语能较快地消除他人的消极情绪,取得理想的效果。安慰话语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在命题内容、准备、本质与真诚四方面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与规则,根据这些特征与规则能...
关键词:心理安慰话语 个体中心性 安慰策略 
逻辑能认识真理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34-138,共5页廖德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话语交流中的动态认知研究"(09YJC740058);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2010年博士生院级科研基金项目<溯因推理的认知研究>成果
逻辑可修正吗?逻辑真理可错吗?近期逻辑学界对此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逻辑可修正的争论实质是概念内涵与外延之争,而逻辑真理可错的争论却是认识之争,在其背后隐含着逻辑能否认识真理的问题。如果把逻辑真理等同于逻辑有效式,认为逻辑真...
关键词:逻辑真理 真理 逻辑有效式 
话语交流中的动态语境模型及其认知被引量: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60-66,共7页廖德明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09YJC740058);西华师范大学灾后重建专项研究基金项目(08G-021)
会话交流是说者与听者之间相互的话语理解活动,而话语理解活动牵涉到复杂语境的认知。人们一开始主要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语境,认为语境是关于当前时刻的情景,然而语境绝非静止的,它是随着交流的进行而持续变化的环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关键词:话语交流 认知 动态语境 
话语交流中跨语境的共享内容:批判与捍卫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61-165,共5页廖德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话语交流中的动态认知研究"(09YJC740058);四川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
共享内容意指话语交流中为说者与听者所共同知道的内容,也是话语理解活动中重要的方面。但是对于说者与听者能否在话语交流中取得共享内容,近期语言学界却存在争议。关联理论者以及彻底的语境主义者否认存在共享内容,认为只存在最大相似...
关键词:关联理论 语境主义 话语交流 共享内容 言语报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