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X067)

作品数:13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郭桥孔漫春王克喜焦肃东曾昭式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研究》《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白马非马逻辑公孙龙中国逻辑史言语行为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立破之间——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说理分析被引量:1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08-126,共19页郭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BZX06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编号:2015-CXTD-01]
"白马非马"是中国名辩学发展史上一个典型论题。《公孙龙子》一书中的《白马论》保存有关于该论题的详细论证。这些论证,既包括立足于"名"的层面进行分析,也包括在"辞""说""辩"层面予以讨论。汉代学者司马谈关于名家思维具有"专决于名"...
关键词:白马非马 公孙龙 对话 说理方法 说理特点 
绝学相期待发越 躬身因明苦耕耘——与沈剑英先生关于因明研究的笔谈
《学术研究》2018年第2期22-30,177,共9页郭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13BZX06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的阶段性成果
玄奘把印度新因明传入中国,标志着汉传因明迎来新的阶段,唐代成为汉传因明研究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近现代是汉传因明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这一时期,僧俗共同研习因明,因明的影响范围明显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沈剑英和其他众多学者一起,...
关键词:汉传因明 沈剑英 因明文献 因明学习 
修辞和逻辑被引量:1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9-12,共4页汉斯·V.汉森 郭桥(译) 刘潺潺(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X067)
狭义的逻辑主要涉及推论关系,宽泛意义上的逻辑包括关于好推理的原则的研究及其陈述。狭义修辞涉及说服性谈话,尤其是论证。宽泛意义上的修辞是"使事情重要"的艺术。从柏拉图关于辩证法的话语中所抽取出的很多原则,属于宽泛意义上的逻...
关键词:逻辑 辩证法 修辞学 非形式逻辑 
中国传统名辩学理论体系研究论纲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27-30,共4页郭桥 孔漫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13BZX06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八卷本<中国逻辑史>"(14ZDB013);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阶段性成果
名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建构的一门学问,发轫于先秦,秦汉以后得到继续发展。名辩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关于中国古代名辩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内容,是古代有关名、辞、说、辩的理论探讨和总结。中国传统名辩学的理论体系,是近年来学术界在中...
关键词:名辩学 逻辑史 理论体系 
梁启超关于名辩、逻辑与因明的比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51-56,共6页孔漫春 郭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13BZX06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八卷本<中国逻辑史>"(14ZDB013)
中国古代无逻辑论的主张并非始自今日,但近年来这一主张却有重新抬头的趋势。当今秉持中国古代无逻辑论者,既有承继以往学术界类似观点的一面,又有基于对近代以来的比较逻辑研究进行反思之后得出结论的特点。梁启超是对中国名辩、西方...
关键词:梁启超 中国名辩 西方逻辑 印度因明 比较研究 
论符号逻辑在言语交互行为中的双重性结构
《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59-63,共5页焦肃东 
教育部人文基地重大项目(13JJD7200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X06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言语交互行为是主体使用一系列不同种类的符号和形式组合进行思想表达和意义理解的过程。音声系统与记号形式构成了传达的初级形态,非推论性符号和推论性言语形式则组合成更高层级言语呈现方式,符号在此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中介角色,...
关键词:符号逻辑 言语行为 音声系统 记号形式 双重性结构 
论言语交互行为中的逻辑直觉与情感直觉被引量:1
《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90-93,共4页焦肃东 
教育部人文基地重大项目(13JJD7200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X06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ZX08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13)
言语交互行为是人类主体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言语交互行为具有交流、竞争、审美的不同层级,逻辑直觉和情感直觉在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逻辑直觉在交流层级的言语生成中呈现松散型弱控制,在言语博弈的竞争层级呈现紧密型强控制。情感...
关键词:言语行为 交互 逻辑 直觉 情感 
大学逻辑教育中的中国名辩学被引量:1
《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第9期41-45,23,共6页郭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13BZX06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研究成果
名辩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名、辞、说、辩的理论总结,大致对应于西方的逻辑、印度的因明。我国当代大学逻辑教育的主体内容是西方逻辑。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名辩学的有关内容成为讲述西方逻辑的辅助工具。中国名辩的教学应该成为新时期大...
关键词:逻辑教育 西方逻辑 名辩学 存在方式 教学重建 
广义论证视域下的中国逻辑史开放研究——以《战国策》为例被引量:3
《逻辑学研究》2015年第3期3-14,共12页王克喜 
2013年教育部人文基地重大项目"广义论证视域下的中国逻辑史开放研究"(项目批准号:13JJD7200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3BZX067)和"因明与名辩学比较研究"(项目批准号:15BZX082)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八卷本<中国逻辑史>"(批准号:14ZDB013)子课题的部分成果
本文以广义论证作为视角,以《战国策》典籍作为文本,对《战国策》一书中体现出来的论证逻辑思想进行分析,并对如何评估《战国策》所体现出来的论证提出粗浅的看法:《战国策》一书所体现出来的广义论证思想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和思想的典...
关键词:广义论证 《战国策》 中国逻辑史 
诡辩抑或误解?——“白马非马”及其合理性论证被引量:2
《逻辑学研究》2015年第3期15-32,共18页郭桥 孔漫春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名辩学的结构体系研究"(13BZX067);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015-CXTD-01)研究成果
"白马非马"是诞生于先秦名辩思潮中的一个典型命题,自古及今,评论者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其中,就对公孙龙"白马说"的批评而言,批评者往往把"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置于特定的论域,即并非《公孙龙子·白马论》所设定的论域来进行讨论。这样,...
关键词:兒说 公孙龙 白马非马 白马论 名实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