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7A010)

作品数:17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涂靖马利王露李春分荣娜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长沙大学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长沙大学学报》《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语言顺应论语用特征模因论玩笑话语VERSCHUEREN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自嘲的产生机制和表达方式被引量:14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38-141,共4页李春分 涂靖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文学语用学理论体系探索"(编号:07A010)的阶段性成果
自嘲被定义为一种语言行为,具有多重声音,表达了自嘲者的字面含义和交际目的。从自嘲与幽默的关联,探索出自嘲产生的机制——乖讹论。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激发不和谐的因素,来形成自嘲者与受众的心理契合。从语用角度探讨自嘲的五种表...
关键词:自嘲 乖讹论 表现方式 
模因视域下的玩笑话语研究被引量:1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42-144,共3页王露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玩笑话语语用研究"(编号:2007ZC121);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文学语用学理论体系探索"(编号:07A010)的阶段性成果
玩笑(banter)作为一种特殊人际交际修辞,包含众多有趣的模因现象。模因视域下的玩笑是以模仿为内核,凭借复制、传播带有攻击性的语言模因来传达积极情感的交际语,其表达方式主要有引用、移植、嫁接、词语变形等,识别时可通过框架转换、...
关键词:模因论 模因玩笑 表达方式 识别 解读 
玩笑话语中的模因变异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92-95,共4页王露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玩笑话语语用研究"(2007ZC121);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文学语用学理论体系探索"(07A010)
玩笑话语中蕴含众多模因及其变异现象。模因变异的方式主要有基因型变异与表现型变异两大类。玩笑话语中,合理使用模因变异可促使交际各系统和语用参数和谐统一。体现交际的策略有,转换借用、创造、内容缩减、话题与语意回避,并契合主...
关键词:玩笑话语 模因论 模因变异 交际策略 
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6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70-73,共4页马利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07A010)
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提出语用学研究应致力于探讨语言的运行机制,即考察交际者在特定语境里如何通过顺应性语言选择来满足其交际需要,实现其交际目的。就翻译而言,它是一种类似但更加复杂的语际交际活动,从译什么到怎么译,无不贯穿...
关键词:语用综观论 语言顺应论 翻译 语用学 交际 
李清照词中“愁”之意象的隐喻解读被引量:4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9期46-48,共3页尹琼英 涂靖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文学语用理论体系探索》阶段成果,项目编号:07A010
以认知隐喻映射理论为基础,分析李清照词中的三类愁:离别相思之愁、伤春悲秋之愁和故园家国之愁,并对表现“愁”的意象(如楼、花、雨、雁等)进行认知隐喻解读。这些具体意象的部分特征映射到抽象的愁上,读者通过联想与感悟,更能...
关键词:隐喻 映射 “愁”意象 
关联与顺应:对比赏析曹操《龟虽寿》四个英译本
《文史博览(理论)》2010年第8期83-85,共3页王露 涂靖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文学语用学理论体系探索>阶段成果(项目号:07A010)
以关联翻译与语境顺应为支撑点、最佳关联与交际语境为切入口,对比赏析《龟虽寿》的四个英译本。指出在翻译时译者要明确原作者意图与译文读者的企盼,译文须符合读者及作者的认知语境,以期获得最佳关联。翻译是特定语境下的特殊交际,故...
关键词:《龟虽寿》 英译对比赏析 关联翻译理论 语境顺应理论 
试比较《推销员之死》和《长日入夜行》琳达和玛丽的母亲形象
《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101-103,共3页李春分 涂靖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课题<文学语用学理论体系探索>阶段成果(项目号:07A010)
试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视角分析《推销员之死》和《长日入夜行》中母亲形象,通过丈夫、母亲本身和儿子的视角来分析母亲独特的感情体验以及各种境遇下母亲形象的异化。
关键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 母性意识 母亲形象 视角 
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海派文化词汇语用分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87-89,共3页石晓辉 涂靖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文学语用学理论体系探索"(项目编号07A01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运用词汇语用学的重要原则及表现手法分析以周立波为代表的海派文化的经典语言。以其词汇层面为基点,结合语用机制,指出其语用实质,并尝试对这一类话语中语义不明确的词汇作出系统阐释。
关键词:海派文化 词汇特征 语用实质 
试论调侃的语用功能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103-105,共3页石晓辉 涂靖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文学语用学理论体系探索"(07A010)
调侃是玩笑话语的一种,属于会话活动的表现手法。它通过特定的字面意义,委婉地传递了说话人以言行事的交际意图,可营造愉悦气氛,缓解紧张压力,润滑社会关系,增加人际交往的趣味性。
关键词:调侃 礼貌 意图 语用功能 
虚喻探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67-69,共3页荣娜 涂靖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7A010)成果
虚喻是以虚构的概念比喻现实中的事物,是一种临时构建的特殊比喻,是不依赖于身体经验。其语用功能是表达特殊感受,突出异常变化及诊断认知盲点。虚喻体现了虚拟思维,其虚实关系是以实铸虚和以虚喻实。
关键词:虚拟思维 虚喻 概念整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