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作品数:488被引量:108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彭姗姗武珩黎娜周典王祥武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大学滁州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大学生互联网高校实证研究高职院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农村社区协商共治的内在机理及优化路径研究——基于安徽省TC市的考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62-69,共8页黄梦茜 王秀文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三治融合”视角下农村协商治理实践模式研究(SK2019A0045)。
农村社区协商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农村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面对原有治理制度相对滞后、治理机制不够顺畅等客观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协商治理体系、提升协商治理能力,使农村逐渐成为村民愿参与、能参与、乐参与的治理共同...
关键词:农村社区 协商共治 多元主体 博弈 共识 
OBE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芽接”路径研究被引量:2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61-63,共3页葛之蕤 
2020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20A0810);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2020szsfkc0320)。
高校课程思政应遵循教与学的基本发展规律,在基于OBE的教育理念下,按照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建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四级设计课程思政目标体系。按照“发掘元素——融入课程——渗透教学——记忆固定——价值内化”课程思...
关键词:OBE理念 “芽接” 高校课程思政 反向设计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被引量: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106-110,共5页孙境泽 徐昌斌 
2020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烙铁画技法与创新研究”(SK2020A028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存续情况复杂。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极具地方特色,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审美情趣、高尚的艺术品格和高超的技术水平。鉴于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创造难度较大,并且存在较难创...
关键词:民族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民间工艺美术 
0~3岁婴幼儿家长养育需求研究——基于6143份样本的实证调查被引量:6
《早期儿童发展》2023年第2期44-56,共13页任丽晓 王海英 张更立 
2021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生育政策背景下儿童价值变迁研究”,项目编号:YJS202101;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江苏省0~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课程现状与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596。
0~3岁婴幼儿的养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廓清0~3岁婴幼儿家长的养育需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部J市和西部D市的6143位0~3岁婴幼儿家长的养育需求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
关键词:0~3 岁婴幼儿 家长需求 养育需求 
新媒体平台支持下移动学习方式研究被引量:1
《中国新通信》2023年第12期63-65,共3页胡芝玮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研究,项目编号:2022AH052875。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移动学习日渐流行并成为高职院校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本文分析了移动学习对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优化考评体系的重要作用,针对当下高职学生移动学习特点以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 “互联网+” 移动学习 方式创新 
滩田开发与界域纠纷——清至民国时期苏皖老子山划界问题案例分析
《安徽史学》2023年第3期153-158,共6页易山明 陆发春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清代安徽舆图整理与历史图集编纂”(2018VJX024);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清代安徽邮驿网络的时空演变与地域社会变迁研究”(AHSKQ2021D203);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清代安徽邮驿体系与历史地图编绘研究”(SK2021A0039)的阶段性成果。
受洪泽湖修建坝闸、湖水潴蓄等因素的影响,至迟到明代,今苏皖二省边界的老子山及其邻近地域空间格局大抵成形。咸丰年间黄河北徙后,老子山东部滩田涸出,随着土地整治和开发的深入,也隐含了边界两侧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清河(淮阴)、盱眙...
关键词:老子山 苏皖省界 滩田开发 政区调整 
传统教育仪式的作用机理及当代启示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45-49,共5页程天明 王义德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以高校仪式活动为载体的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研究(SKHS2021B08)。
中国传统教育仪式是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宣教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从仪式理论出发,分析传统教育仪式的象征符号、仪式空间和政治控制,探析以释奠礼、拜师礼、视...
关键词:传统教育仪式 象征符号 仪式空间 仪式育人 
传统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实践探讨——以徽州木雕为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102-105,共4页陈玮然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徽州建筑隔扇门窗的传统装饰艺术与创造性转换研究”(SK2019A0854)。
传统木雕艺术是中华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之一,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木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几千年来,一直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将从徽州木雕的历史背景、特点和现代室内设计的需求出...
关键词:传统木雕艺术 现代室内设计 徽州木雕 应用价值 发展前景 
技术赋能教育新基建 构建教育新生态被引量:1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年第9期47-49,共3页王丹 
安徽省教育厅2021年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智慧学习的核心要素、教学组织与分层实践研究”(编号:gxyqZD2021050);2020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教育伦理规范研究”(编号:SK2020A0976)。
教育新基建有助于促进智能教育模式发展新形态,优化教育服务供给新模式,促进教与学文化新生态构建,促进教育新生态的构建,开启全新的智能教育时代。教育新基建与教育新生态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构建更加稳...
关键词:教育新基建 教育生态 信息技术 教育数字化 
模因视角下的中国相声小品幽默英译探究被引量:1
《济宁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58-63,69,共7页秦曼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旅游产业国际化背景下的皖北乡村旅游外宣研究”(SK2017A0472)。
通过分析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的节目《中国文艺》中播出的相声和小品语言及其英译,发现相声和小品语言在元语用意识的支配下,利用语言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传播方式来制造幽默效果。具有幽默效果的语言模因被大众接受,大众通过...
关键词:相声小品 幽默 语言模因 英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