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8SJB8800011)

作品数:7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于忠海赵玮芳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幼儿教育(教育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学术月刊》《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更多>>
相关主题:生命儿童博弈行政化管理行政管理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教育独立性的教育惩罚被引量:5
《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0期74-77,82,共5页于忠海 赵玮芳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理性主义反思与知性教育建构研究"(08SJB8800011)的部分成果
教育惩罚不能产生预期成效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教师对教育惩罚的内涵、机制和惩罚者角色等的认知比较模糊。基于教育独立性的思考,本文提出教育惩罚是学生有意义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和机制以尊重生命的自主发展为前提,还承载着道...
关键词:教育独立性 社会惩罚 教育惩罚 
教育改革中行政化管理与教师专业自主博弈的反思
《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学校管理)》2009年第6期14-18,共5页于忠海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理性主义反思与知性教育建构研究(08SJB88000011).
教育改革中的行政管理和教师专业自主博弈反映了不同层面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各自的权力和利益将教育活动肢解为封闭的、格式化的领地,割裂了教育实践中的人之生命开放性特征。问题的症结在于行政管理和专业自主所秉承的技术理性及其工具...
关键词:教育改革 行政管理 专业自主 博弈 生命 
儿童教育观的演变:从现代到后现代被引量:2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年第5期5-7,共3页于忠海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理性主义反思与知性教育建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SJB8800011
儿童教育观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儿童观从成人刻意将儿童置于中心向成人和儿童同为社会建构者转变。(2)儿童教育由规训教化向意义生成转变。(3)教师由传统的园丁向与儿童平等、共生的社会建构者转变。
关键词:儿童 教育观 现代 后现代 演变 
当代德育方法论转型:从规训到对话被引量:1
《高校教育管理》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于忠海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08SJB8800011);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SJB880004)
面对当代社会人性解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规训方法论必然导致道德滑坡和德育危机。倡导自主、平等、共生的对话方法论成为德育的必然选择,它强调人性的未完成性、自组织性、差异平等性,德育的目的是满足具体人的生命尊严和生活幸福,对话...
关键词:方法论 规训 对话 德育 
知性缺失与教育活动中的人性冲突被引量:2
《教育学术月刊》2009年第3期6-9,共4页于忠海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理性主义反思与知性教育建构研究(08SJB8800011)。
所谓知性,是指人的规定、判断、分析、推论、比较等认识能力,它介于感性和理性之间,与感性相比,知性是人类思维的起点,体现了人的主动性和主体意志,是人作为"类"的象征;与理性相比,知性是坚定的、片面的、确定的,因而是个性化的,是人作...
关键词:教育活动 知性 缺失 人性冲突 
教育改革中行政化管理与教师专业自主博弈的反思被引量:8
《教育学报》2009年第1期89-93,共5页于忠海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理性主义反思与知性教育建构研究(08SJB8800011)
教育改革中的行政管理和教师专业自主博弈反映了不同层面的教育工作者为了各自的权力和利益将教育活动肢解为封闭的、格式化的领地,割裂了教育实践中的人之生命开放性特征。问题的症结在于行政管理和专业自主所秉承的技术理性及其工具...
关键词:教育改革 行政管理 专业自主 博弈 生命 
让儿童成为研究者被引量:11
《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34-37,共4页于忠海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8SJB8800011)的阶段性成果
研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生命本质属性,是人之生命由适应到超越的不屈前行的源泉、机制和旅程。传统教育误解了儿童作为研究者的价值与内涵,使儿童成为研究的仆人而非主体。让儿童成为研究者意味着教育应是人的教...
关键词:教育 生命 研究者 儿童 教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