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

作品数:369被引量:1593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波彭东辉兰思仁程龙飞万春和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选育水仙双孢蘑菇栽培技术建兰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半干盐渍仿刺参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
《食品安全导刊》2023年第21期80-82,87,共4页王晓燕 苏永昌 王扬铎 陈小娥 刘智禹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海参高质化开发技术及系列产品开发”(FJHJF-L-2022-1);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仿刺参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开发”(2021FJSC2Y03)。
为评价半干盐渍仿刺参营养价值,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全面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半干盐渍仿刺参中蛋白质、脂肪、总糖、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1.8%、1.4%、0.3%、21.0%和64.5%;18种氨基酸的干重占比为38.8%,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2...
关键词:半干盐渍仿刺参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源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的分离鉴定及其益生特性分析
《海洋与湖沼》2023年第3期875-884,共10页黄一倍 杨求华 李忠琴 王丽莉 李慧耀 肖益群 吴建绍 林琪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仿刺参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开发”,2021FJSC2Y03号;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R10130010号;福建省海洋服务与渔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项目,FJHY-YYKJ-2022-1-3号,FJHY-YYKJ-2022-1-14号;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补助专项,FJHJF-L-2020-4号。
利用MRS固体培养基从南移仿刺参肠道中分离得到1株优势乳酸菌,命名为AJC-XP-15,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为6.5;其表面疏水性和自聚率分别为34.56%和35.61%,经16S RNA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将其鉴定为乳酸乳球...
关键词: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分离鉴定 生长特性 益生特性 
鸡蛋果SUT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3年第3期33-44,共12页李韵 刘昱君 潘若云 魏秀清 曾黎辉 方庭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05022);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zycxny2021010);福建省高原学科建设经费(102/71201801101);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2019R1028-9)。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鸡蛋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全基因组中鉴定SUT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三级结构和系统发育以及基因结构、共线性和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鸡蛋果全基因组中鉴定出的5个Pe...
关键词:鸡蛋果 蔗糖转运蛋白(SUTs) 基因家族 表达 低温胁迫 
地面覆盖反光膜对巨峰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福建农业学报》2023年第5期559-565,共7页刘鑫铭 陈婷 林金辉 雷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01475);福建省科技计划公益类专项(2020R10280013);“十四五”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zycxny2021010);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0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9)。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园地面覆盖反光膜(银白色镀铝塑料膜)对巨峰葡萄果实色泽及品质的综合影响。【方法】在福建省建瓯市小松镇,以3年生避雨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于果实转色初期行间地面覆盖反光膜,比较覆膜对果实成熟过程中...
关键词:反光膜 巨峰葡萄 果实着色 品质 
不同覆盖方式对秋马铃薯产量与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1
《福建农业科技》2023年第5期64-69,共6页郑雅超 凌永胜 
福建省星火项目(2022S0037);“十四五”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2021-2025,zycxny2021005);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20N0054);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C070)。
为筛选泉州地区秋马铃薯高产适宜覆盖材料,采用黑色地膜覆盖(B1)、稻草覆盖(B2)和露地栽培(CK)3种方式,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对泉薯5号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土壤温度、水分与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泉薯5号生育期和单株结薯数B2>CK>B1...
关键词:覆盖方式 马铃薯 土壤温度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优质、广适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6号的选育被引量:2
《福建农业学报》2023年第5期515-523,共9页廖长见 张扬 林建新 滕振勇 陈山虎 林静 卢和顶 
福建省科技计划公益类专项(2020R1031005、2021R1031006);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zycxny2021006);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20NZ08017);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19);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XTD2021011-2);福建省特色旱作物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闽科计[2017]13号)。
【目的】选育品质优、产量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耐热性好、适应性广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方法】2015年冬,应用“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甜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热带种质黄色超甜玉米自交系...
关键词:甜玉米 品种选育 闽双色6号 特征特性 
甜玉米籽粒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的鉴定被引量:2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3年第5期705-713,共9页林建新 林静 张扬 卢和顶 陈山虎 廖长见 
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批准号:2020R1031005、2021R1031006);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自由探索科技创新项目(批准号:ZYTS20220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批准号:CXTD2021011-2)资助的课题;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批准号:zycxny2021006);福建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批准号:2020NZ08017);福建省农业种质资源创新专项(批准号:ZZZYCXZX202201)。
为了探究甜玉米籽粒形成过程中还原糖、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变化规律及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选取授粉后10天、15天、20天、25天和30天这几个时间点进行含糖量检测和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还原糖含量在授粉后10天最高,约15 mg/g,此后逐渐下...
关键词:甜玉米 可溶性糖 转录组 糖代谢 关键调控基因 
半刺厚唇鱼雌雄个体形态差异分析被引量:2
《渔业研究》2023年第2期119-126,共8页赖铭勇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0R1014001);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1R1014002);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2021FJSCZY04)。
为了研究半刺厚唇鱼雌雄个体的形态性状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R-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T检验等方法,对60尾半刺厚唇鱼17个直接测量性状和14个标准化性状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70.056%、8.284%...
关键词:半刺厚唇鱼 形态特征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R-聚类分析 
控水与补水条件下连续热浪对闽楠光合特性和生长速率的影响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3年第8期3224-3235,共12页余海霞 汤行昊 刘南 王浩 张子雷 邵长亮 董刚 曲鲁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749,318005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2016YFD0600603-2);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ZYCX-LY-202102)。
全球变暖背景下,亚热带地区极端气候热浪事件发生频率持续增加。高频热浪及其伴随的高温和干旱复合胁迫将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特性,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然而,目前亚热带树木光合特性及生长对高频热浪及复合胁迫的响应仍不明确...
关键词:热浪 光合特性 生长速率 闽楠 高温 复合胁迫 
贝类腥味物质及形成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7
《中国食品学报》2023年第3期406-415,共10页石林凡 李周茹 任中阳 刘光明 翁武银 
“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2100200,2021YFD210020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9J02013,2020J05137);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2021FJSCZY01)。
贝类加工制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贝类及其制品的腥味也会影响产品的口感和销售。深入了解腥味物质的形成及其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贝类加工产业的发展。本文综述近年来贝类中主要腥味物质...
关键词:贝类 腥味物质 形成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