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02007)

作品数:16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雅丽韩佳蔚李侠张倩谭术兰更多>>
相关机构:长江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教育与教学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评论》《文教资料》更多>>
相关主题:方言民俗文化例释大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李芳桂戏剧《香莲佩》关中方言词语释读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11-113,共3页韩佳蔚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项目编号:1202007)
《香莲佩》是清代乾嘉时期陕西渭南籍杰出的戏剧家李芳桂创作的皮影戏剧本。剧本的语言不仅典雅优美、意蕴丰富,而且地方色彩浓郁。作品中充满泥土气息和乡村生活韵味的方言俗语,是研究关中方言和关中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释读...
关键词:李芳桂戏剧 《香莲佩》 关中方言 克性 灶火爷饦饦 民俗文化 
重庆市石柱县方言俚俗语文化解读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4年第27期28-29,共2页谭术兰 杨雅丽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项目编号:1202007
方言俚俗语流行于普通劳动人民群众中,是人民群众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语言智慧的结晶。重庆市石柱县位于重庆东南部,是三峡库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土家族、苗族、汉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栖息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民...
关键词:石柱方言俚俗语 自食其力思想 道德修养 婚姻习俗 
未来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探讨——以某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技能大赛为例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4年第08Z期17-19,共3页李侠 
教育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四维一体’建设模式"(项目编号:12-213-PY);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02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熟悉文本分析路径,一般教学技能运用较为熟练,在内容的裁剪中表现出一定的实践智慧。存在问题一是脱离文本的架空分析,二是个性特色不明显,三是理念陈旧。
关键词:未来语文教师 教学技能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策略被引量:2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年第7期45-47,共3页李侠 
教育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四维一体’建设模式"(12-213-PY);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1202007)
教学技能包括一般教学技能与专业技能。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一般教学技能包括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四项,可以通过分项过关、开口论辩、自讲合作、先写后评的方式加以提升;专业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项,可以通过听课例讲座、说...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 教学技能 提升策略 
重庆市酉阳县口传谜语的文化释读
《文教资料》2014年第21期67-68,共2页彭佩华 杨雅丽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项目编号:1202007
谜语根植于乡村社会,反映民间生存生活状态、社会伦理关系、社会组织结构、民俗与宗教信仰等。重庆市酉阳县口传谜语具有独特的"乡土性",反映了该地区的生产生活,尤其是生产工具的多样性,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大量关于蔬菜的...
关键词:酉阳口传谜语 事物谜 字谜 民俗文化 
试论自然与社会因素对喀喇沁旗汉语方言的影响
《文教资料》2014年第20期36-37,共2页王璐莹 杨雅丽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项目编号:1202007
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它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内蒙古喀喇沁旗地形复杂、产业多样化而畜牧业发达,汉语方言喜用动物名称形容人或事物。在多民族聚居、大量移民迁入等多种社会因素影响下,喀喇...
关键词:喀喇沁旗汉语方言 自然环境 社会因素 
从方言词汇释读关中地区的面食文化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4年第20期38-39,共2页杨楠 韩佳蔚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项目编号:1202007
陕西省关中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特色鲜明的关中方言和民俗文化,关中方言的饮食词汇系统正是观察和研究关中地区历史文化的珍贵材料。该地区自远古以来形成了高度发展的农耕文化,以及在独特自然生态环境下农作物...
关键词:关中方言 饮食词汇 面食文化 民族融合 民间风俗 
重庆秀山谚语的民俗文化解读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4年第15期31-32,共2页张倩 杨雅丽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项目编号:1202007
重庆市秀山县是土家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区,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丰富的民间口传文学。秀山谚语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秀山民间口传文学样式之一,凝聚着秀山人民的思想智慧,反映了当地的农耕生活和风...
关键词:重庆秀山谚语 农耕风俗 民居文化 饮食风俗 
“不敢”一词在西北方言中的祈使用法探源被引量:1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07-110,共4页赵久湘 杨雅丽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秦汉简牍法律文献语言文化研究"(12BYY074);2012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方言与民间文化调查整理为路径"(1202007)
"不敢"一词在西北地区的方言中表示祈使语气,其语气要比共同语中的"不要"等更委婉些。"不敢"的这种祈使用法与秦汉律中的"毋(勿)敢"有源流关系。"毋(勿)敢"开始可能还不算是方言词,但后来由于语言的发展以及社会政治的原因,比如朝代的...
关键词:不敢 毋(勿)敢 祈使语气 
对普通话课程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4年第6期149-150,共2页韩佳蔚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汉语课程创新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202007
普通话课程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特点,而且是一种人文教育。中国人运用汉字书写创造了浩若烟海的汉语典籍。在数千年汉语发展的历程中,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凝练典雅的文学语言与鲜活生动的俗话俚语,相互渗透而彼此相得益彰,...
关键词:普通话课程 技能教学 人文教育 文学经典 文化素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