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YY005)

作品数:11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晓林王扬曾成明胡继明王文斌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三峡学院宁波大学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研究》《国际汉语学报》《语言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双音化语序英汉体标记英语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序》述介
《当代语言学》2016年第2期303-307,共5页宋在晶 张凌 高娜 刘晓林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序类型特征形态句法基础对比研究”(10BYY005);河南省博士后项目基金“基于语料库的汉英概称句对比与翻译研究”(2013030);“构式视角下的汉语动量组配认知研究”(15BYY13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人文社科项目“英汉词汇衔接对比与翻译研究”(2014RWZX23)的阶段性成果
2012年Jae Jung Song(宋在晶)《语序》(Word Order)一书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讨论语言文字的组构顺序。下面简绍各章主要内容。
关键词:语序 剑桥大学出版社 语言文字 
简论动词性双音化结构的句法语义和语序效应——与英语对比的视角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06-112,共7页刘晓林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英汉语序类型特征形态句法基础对比研究"(项目号:10BYY005)阶段性成果
在学界对汉语双音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双音化的句法语序效应:双音化动词(组)削弱了动性,宾语基本能够提前为话题,增强了汉语话题优先性类型特征;动词性双音化在历时发展中凝固了过程义和结果义,作格性增强,使汉语的词类交叉...
关键词:动词性双音化 话题优先 作格化 分析性 
简论英语语法范畴的形成对语序和附加语位置的影响——兼论“语用-语义-语法-语序”链被引量:1
《当代外语研究》2013年第5期19-24,77,共6页刘晓林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英汉语序类型特征形态句法基础对比研究"(编号10BYY005)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秉承"语用 -语义-语法-语序"相互依存的理论观点,简要阐述了英语语法系统,特别是情态动词、DO 和HAVE 的助动词化对英语SVO 语序的影响。此三类语法范畴是受到主语表达主观性、强施事性和对事件控制的语用需要的驱动而发生语义演变...
关键词:语用-语义-语法-语序 情态动词 SVO语序 附加语 
从使动-自动和主动-被动转换看汉英语的语序类型特征被引量:1
《国际汉语学报》2013年第1期26-38,共13页刘晓林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课题《英汉语序类型特征形态句法基础对比研究》(编号10BYY005)的阶段性成果
一些汉语研究者认为汉语是使动-自动句式突出的语言,英语是主动-被动句式突出的语言,本文认为该观点无法得到语言事实的支持。四种句式在两种语言中都较突出,差别在于英语的使动和被动之间难以进行转换,而汉语能够进行使动-自动-被动转...
关键词:使动-自动转换 主动-被动转换 补语的情态中立化功能 补语的使动-自动-被动中立化功能 作格性 宾格 
也论汉语被动式被动义的标现梯度——从历时发展的视角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12-116,120,共6页刘晓林 刘阅 
笔者主持的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英汉语序类型特征形态句法基础对比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从屈哨兵(2008)的被标的被动义标现梯度序列出发,较为深入的讨论了汉语被标的多样性,标记的多角度性,某些被标的可省性,并从被标的历时发展中发现,汉语的被标历来就有既标记施事、又标记动词,以及同时标记施事和动词的特点。汉语特...
关键词:被标 被标的多样性 被标的多角度性 被动义标现梯度 
略论为什么现代汉语发展成为话题优先型语言被引量:10
《语言研究》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刘晓林 王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序类型特征形态句法基础对比研究"(10BYY005)
现代汉语的一大类型特点是话题优先。为什么会有这个类型特点,却鲜有文献进行探讨。文章首先以古今汉语对比的视角,论证现代汉语的主宾语之间的不甚明显的对立关系,表现在话题化不需要复指代词回指,有丰富的去及物化手段以及表达语义对...
关键词:话题优先 话题化 去及物化 双音化 逆被动化 
英汉被动表示法历时发展机制的对比及其对语序的影响被引量:1
《外国语》2011年第6期32-39,共8页刘晓林 王文斌 王扬 
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序类型特征形态句法基础对比研究>(项目号:10BYY005)的成果之一
英语被动态的历时发展与HAVE的助动词化具有密切关联,have+past participle把be+past participle所表达的多重意义分离出来,成为专门表被动的方式,英语的动性被动表示法由此在历时发展中得以加强,紧随HAVE之后的be+past participle重新...
关键词:被动表示法 历时发展 动态情状 静态情状 语序类型特征 
英汉去及物化和语义自足化机制对比及其语序效应被引量:3
《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第8期14-19,60,共6页刘晓林 曾成明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英汉语序类型特征形态句法基础对比研究”(项目号:10BYY005)的成果之一
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各自的去及物化和语义自足化方式,每种方式产生的去及物化和语义自足化的程度也不尽相等。一般说来,英语的体标记的去及物化程度高于汉语,汉语通过双音化方式和通过义素从隐至显地实现去及物化,英语通过添加介词达...
关键词:去及物化 语义自足化 体标记 双音化 介词隐显 语序差异 
论去及物化态及其类型学意义
《国际汉语学报》2011年第2期104-112,共9页刘晓林 
笔者主持的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英汉语序类型特征形态句法基础对比研究》(编号:10BYY005)的阶段性成果
汉语是话题优先型语言,被动态不发达,不是像在英语中一样与主动态相对立的强势语态。本文的研究发现,汉语中与主动态相对应的是去及物化态,这一论断奠基于汉语的另一类型特征——话体突出、双音构词法和特殊句式,汉语是及物性&去及物性...
关键词:去及物化 体标记 双音构词法 特殊句式 话题优先 
英汉自指和转指对比研究被引量:1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02-106,共5页刘晓林 胡继明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汉语序类型特征形态句法基础对比研究"(10BYY005)阶段性成果
文章从引介自指和转指概念入手,对比了英汉自指和转指的语言学手段,揭示英汉自指和转指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名词化的本质和语言学意义。研究显示,英汉的自指和转指及其内部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差异不大,共性大于个性。
关键词:自指 转指 名词化 连续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