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C0012Z)

作品数:10被引量:9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本英汪云刚宋维希蒋会兵杨盛美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华南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茶叶科学》《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业科学》《西南农业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红碎茶香气成分茶树历史地位普洱茶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不同茶区茶树种质资源的红碎茶香气成分研究被引量:13
《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第11期156-161,共6页杨盛美 许玫 唐一春 李有勇 宋维希 刘本英 矣兵 蒋会兵 
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2006C0012Z);国家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子专题"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平台(勐海)"(2013-065)
为探讨云南不同茶区茶树种质资源的红碎茶香气成分特征物质及种质间香气组成的差异,采用GC/MS方法,对保存于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内云南省11个县共16份茶树种质资源的红碎茶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构成云南红碎茶香气特征...
关键词:云南 茶树种质资源 红碎茶 香气成分 
‘云抗10号’红碎茶的香气成分组成研究被引量:6
《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第4期141-144,共4页杨盛美 唐一春 李惠 蒋会兵 宋维希 马玲 汪云刚 刘本英 
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2006C0012Z);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珍稀野生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特异资源发掘"(31160175)
‘云抗10号’是目前云南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无性系茶树品种。本研究旨在探明‘云抗10号’为鲜叶原料加工的红碎茶香气成分组成。采用GC-MS技术对‘云抗10号’红碎茶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从中检测出7类42种化合物,包括醇类、醛类、酯类、...
关键词:'云抗10号’ 红碎茶 香气成分 
茶树EST-SSRs特点及应用被引量:3
《西北农业学报》2011年第3期161-167,共7页刘本英 孙雪梅 蒋会兵 李友勇 宋维希 马玲 矣兵 汪云刚 王平盛 
云南省农科院茶叶所所列项目(2009A093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叶)建设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6C0012Z)
利用NCBI公共数据库下载获得的3 306条茶树EST,去除其中低质量和冗余的序列,得到全长为635.46 kb的1 335条无冗余EST,在这些序列中共发现216个SSR,分布于185个EST中,出现的频率为16.18%,平均每2.94 kb的表达序列中有1个SSR。茶树的EST-...
关键词:茶树 云南 EST-SSRS 多态性 
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化合物的组分研究被引量:17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3期18734-18736,共3页陈继伟 梁名志 罗正飞 王立波 李友勇 杨毅坚 李朝云 凌光云 
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2006C0012Z)
[目的]探明南糯山古树红茶香气组分及其含量。[方法]以南糯山古茶树芽叶为原料,按红茶工艺流程,制成工夫红茶样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南糯山古树红茶挥发性组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根据谱库标准质谱图进行比对定性...
关键词:南糯山 古树茶 红茶 香气组分 SDE法 GC—MS分析 
云南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地理分布、多样性及其利用被引量:15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22期344-349,共6页刘本英 孙雪梅 宋维希 蒋会兵 矣兵 段志芬 马玲 汪云刚 孙承冕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所项目"云南茶树无性系良种分子鉴别"(2009A0937);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2006C0012Z)
云南西双版纳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叶发源地之一,保存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笔者总结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研究进展,明确了古茶树在西双版纳的地理分布,探讨了西双版纳古茶树的多样性,提出了古茶树保护利用建议,以期为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提供...
关键词:西双版纳 古茶树 地理分布 多样性 利用 
云南不同地区晒青茶茶汤对PTPs靶标的抑制效果被引量:1
《茶叶科学》2010年第4期309-312,共4页王立波 梁名志 付学奇 李友勇 王平盛 马伟 蔡丽 季鹏章 
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2006C0012Z)
以抑制率和IC50为指标,分析测定了云南省不同地区晒青茶茶汤对PTP1B、SHP-1、SHP-2、HePTP4个PTPs靶标的抑制效果,以此来比较探讨普洱茶原料的保健功能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的晒青茶茶汤对PTPs靶标的抑制效果差异较大;73-11晒青茶茶汤...
关键词: PTPs 靶标 抑制效果 
茶组植物花粉生活力测定及种间杂交研究被引量:7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8期115-118,共4页杨盛美 宋维希 唐一春 马玲 汪云刚 成浩 
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2006C0012Z);国家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云南茶树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4DKA30390-34)
采用固体培养基法测定茶组植物10个茶种的花粉生活力。结果表明,10个茶种的花粉发芽率在9.2%~79.1%之间,其中,野生型茶树花粉平均发芽率为34.2%,栽培型茶树花粉平均发芽率为75.8%,各茶种之间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野生型茶树与栽培...
关键词:茶组 花粉生活力 种间杂交 
茶树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及其应用被引量:8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4期25-29,共5页杨盛美 唐一春 汪云刚 张俊 
云南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2006C0012Z)
茶树是木本植物,茶树组织培养研究相对其他草本植物研究进展较为缓慢。综述了茶树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快速繁殖、茶树人工种子、辅助育种、种质保存、次生代谢产物等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茶树组织培养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茶树 组织培养 应用 
绿茶DNA提取方法及分子鉴定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3期37-41,共5页刘本英 孙雪梅 汪云刚 王平盛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标准化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5DKA21002);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云南茶树种质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研究"(2006C0012Z)
以绿茶为原料,通过改进的CTAB方法来提取分离绿茶总DNA,试验表明,所采用改进的CTAB微量提取DNA法,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绿茶总DNA,1.0g茶样DNA含量在101~498μg/g之间,平均249μg/g。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10个绿茶产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ISSR...
关键词:绿茶 DNA提取 ISSR 分子鉴定 
论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地位被引量:22
《西南农业学报》2008年第2期533-536,共4页王平盛 刘本英 成浩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6C0012Z)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历史名茶。从史籍记载、茶马贸易、佛教、民族文化和文学等角度,对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地位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旨在说明云南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普洱茶在中华茶文化史上,过去、现在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云南 普洱茶文化 历史地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