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WX35)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邹思怿邬玲琳更多>>
相关机构:景德镇陶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短篇小说(原创版)》《芒种》更多>>
相关主题:归化异化归化翻译文学作品翻译文学翻译审美信息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模因论映照下的文学归化异化翻译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4期86-87,共2页邹思怿 邬玲琳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翻译模因论与归化异化翻译实践研究”(编号:11WX35)资助
一、中国文学翻译发展简介中国文学翻译始于19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末期,中国掀起了第一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高潮,译者大多以严复(1898)在《天演论》中提出的"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提倡编译转述法。1919年,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兴起,文学翻...
关键词:模因传播 目的语读者 源语文化 模因论 
模因论与文学翻译的归化异化被引量:2
《芒种》2012年第2期193-194,共2页邹思怿 邬玲琳 
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省级)“翻译模因论与归化异化翻译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1WX35)
一、文学翻译简介文学翻译除了本身包含的知识性和逻辑性,重点在于传递形象信息、情感信息和审美信息,所以文学翻译的特色是情感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文学翻译不仅需要忠实于原文。
关键词:文学翻译 模因 归化异化 异化翻译策略 审美信息 归化翻译 不确定性 文学作品翻译 情感信息 情感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