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0924)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温潘亚安俊丽更多>>
相关机构:盐城师范学院南京大学淮海工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江苏社会科学》《江海学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存在句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偏误分析意识形态性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纯然主观的表现方式”与“古为今用”——对建国初戏改中“反历史主义”创作倾向批评的重新评估
《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148-152,共5页温潘亚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10BZW013);中国第40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6040092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8ZWD014)阶段性成果
建国初戏改的真实用意是将戏曲中的历史剧与权力的关系从讽喻批判转为歌颂服务,其中所出现的反历史主义倾向,是因为对权威话语通过戏改构建意识形态话语的目的与意图出现了机械教条和庸俗化的理解,以"纯然主观的表现方式"过于急切和直...
关键词:戏曲改革运动 反历史主义倾向 古为今用 “两条腿走路” 
象征行为与民族寓言--十七年历史剧创作话语形态论被引量:3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56-64,共9页温潘亚 
中国第40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60400924);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8ZWD014)
十七年历史剧的兴盛出现在1958—1962年之间,且以现代剧作家构成其中的主体,出现这种独特话语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剧这一形式自身所蕴含的意识形态性。选择历史剧形式进行话语言说,表现出现代剧作家以历史剧创作这一作为社会...
关键词:十七年历史剧 现代剧作家 意识形态性 象征行为 民族寓言 启蒙话语 
论17年历史剧创作中女性话语的形态与特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42-147,共6页温潘亚 
中国第40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60400924);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0701029C);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编号:05SJD750015)
建国后17年间的历史剧创作对女性意识的建构和女性话语的言说是由男性史剧家们代言并完成的,这其实就是来自中国古代文人的拟代女性写作传统。男性史剧家们通过历史女性形象曲折隐晦地表白自己在意识形态上的归属和对政治文化权威的臣服...
关键词:17年历史剧 “拟代女性写作” 双声话语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存在句的偏误分析被引量:3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03-106,共4页安俊丽 
中国第40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60400924);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0701029C);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05SJD750015)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有"字句、"是"字句、"在"字句及静态的"V着"字句时出现的主要偏误有三类:介词冗余、语序颠倒以及回避。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各有不同,有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有汉语内部的语内干扰,也有目的语语法规则泛化的影响。
关键词:韩国留学生 存在句 偏误分析 
面对“新的迷信”束缚的挣扎与反抗——《胆剑篇》新论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35-41,共7页温潘亚 
中国第40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60400924);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0701029C);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05SJD750015)
《胆剑篇》是60年代初我国戏剧舞台上众多"卧薪尝胆"戏中唯一的一部话剧,倾注了曹禺大量的心血。但如果用经典文学的标准衡量,《胆剑篇》则存在着种种"破碎性",这是由周总理所说的"新的迷信",也就是"理胜于情"的束缚造成的。其形成原因...
关键词:曹禺 《胆剑篇》 “新的迷信” “理胜于情” “破碎性” 语言探索 
论近年来我国文学史研究中的重逻辑倾向
《江海学刊》2007年第3期194-198,共5页温潘亚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20060400924)与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科研基金项目的中间成果
文学史的著述形态和语式主要有三种:重历史;重逻辑;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近年来,重逻辑形态渐成我国当前文学史研究的主流,甚至有过于主观化的倾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新历史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二是我国学术界对百年文学史进程反...
关键词:文学史研究 重历史 重逻辑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原生态把握与追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