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作品数:6024被引量:8025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最新期次:2025年2期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高校声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文学理学更多>>
发文作者:高俊霞石凤良杨会静高光新冯桂荣更多>>
发文机构: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大学唐山学院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被引期刊=语言教学与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京津冀地区方言应答语“还是的”研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王佳宁 
基于事件信息类型理论,对京津冀地区口语中使用的应答语“还是的”展开研究。一方面,根据语境以及听说双方掌握信息的差异,阐明“还是的”具有“迂回争辩”“婉曲讽刺”“低位确认”三个方面的话语功能;另一方面,从韵律和话轮构建两个...
关键词:“还是的” 方言 事件信息类型理论 话语功能 
网络流行极性表达构式“一整个X住”的多维探析被引量:1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31-37,共7页庞勇珍 
“一整个X住”由常项“一整个”“住”和变项“X”两部分构成,受“一整个”的加持,能够表达比“X”程度更高的“X”,其构式意义可概括为:对某人、某事件或某结果表达“叹为观止”的极性评价。在语用上伴随着夸张化的表达,具有篇章功能...
关键词:“一整个X住” 极性表达 形式 语义 语用 
联系项原则与初中语文结构助词“的”的教学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137-142,共6页李永 娜红 李东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YY149)。
考察了第四学段学生在“从属语+(的)+核心语”结构中“的”的使用情况,将“联系项原则”灵活地应用于“的”字的教学过程。认为在教学中应回避直接讲解语法术语和形式规则的“知识输入”形式,而是立足表达者的认知经验、文化因素和语言...
关键词:语文教学 “的” 联系项原则 
从《荀子》“譬(辟)”的用法看其论说特色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22-26,共5页张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7YJC740118)。
《荀子》中“譬(辟)”相关比方指称词及“譬(辟)之犹/若”“譬(辟)之是犹”等比方句的用法均具有独特性,集中体现了《荀子》“学者之文”的特色。“譬(辟)称”丰富了汉语比方指称复合词的集合,“譬谕”奠定了“比方”义范畴重要指称词...
关键词:《荀子》 “譬(辟)” “比方”义范畴 “譬(辟)之是犹” 论说文 
“一M不如一M”构式初探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47-52,共6页胡颖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拔尖人才学术能力提升工程(AC9103-21-368012267)。
“一M不如一M”是现代汉语常用构式之一,句法结构上,符合差比句的基本结构,包括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点和比较值五个部分,不同于有固定两个比较项的一般比较句,该构式由具有明显指代功能的“一M”充当比较项。语义上,通...
关键词:构式义 否定比较 突显 主观性 
“上/下+N处所”结构的历史来源及其认知理据——以“上厕所”和“下厨房”为例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27-33,共7页吴慧 胡敏瑶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XJG-20-2-26)。
以语料分析为基础,在BCC语料库中筛选出样本,对与“上”“下”搭配的处所宾语进行分类与量化,发现“上+N_(处所)”与“下+N_(处所)”结构在数量上存在不对称性,前者的使用范围大于后者。从分析“上/下”与处所宾语搭配时的义项出发,运...
关键词:上/下+N_(处所) 上厕所 下厨房 认知 
评注性副词“还”的连接功能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40-43,共4页于冰 
基于语言现实,通过探讨评注性副词“还”的连接功能,以语义为基础进行描写,得出评注性副词“还”具有不同的连接功能的原因sh其语用表达的需要和高频使用的结果。
关键词:副词 主观性  连接功能 
公众演说与言语不礼貌——以逻辑视角下的“女性堕落说”为例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21-24,91,共5页何琴 
通过微博网友的不礼貌元语用评论及其表情功能,识别“女性堕落说”言论在逻辑层面的言语不礼貌,从逻辑视角分析发现,其言语不礼貌的输出策略包括总括概念词、确认类语气副词的使用和命题逻辑推理错误,以期从不同学科视角丰富不礼貌策略...
关键词:公众演说 言语不礼貌 逻辑 不礼貌元语用评论 不礼貌输出策略 
谈隐含义的语用价值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0-16,共7页张素凤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ZDI135-74),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8JZD015)。
隐含义虽属语词的非本质义素,却规约着语词如何使用。汉字据义构形的特点使一些汉字形体携带了某些非本质特征,因此汉字构意成为抽绎语词隐含义的重要依据和线索。利用汉字构意揭示语素的隐含义,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对语素组...
关键词:隐含义 象征义 字形构意 
“有界/无界”理论研究述评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18-22,共5页杜广慧 
“有界/无界”理论源于西方的认知语言学,沈家煊先生较早将其引入汉语学界,并对其作了较为充分的说明。目前,汉语学界关于“有界/无界”理论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有界性成分与无界性成分、词类界性上,研究还不够充分,也不够系统。存在的问...
关键词:有界 无界 有界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