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凤

作品数:14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隐含义构意本字字词关系关键字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励耘语言学刊》《语文建设》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徐锴字词关系思想研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26-32,共7页张素凤 刘梦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YY016)。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在字词关系研究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具体包括:1.把“词”界定为语气助词并阐释其功能;2.首次把“六书”分为三耦;3.从逻辑上阐释“六书”的排序理据;4.以新颖的视角阐释“六书”每一“书”的内涵;5.以按语形式补充...
关键词:徐锴 六书 字词关系 
释“贤”
《汉字汉语研究》2024年第3期29-40,125,共13页张素凤 张艳丽 
教育部重大专项重大项目“古文字构形系统发展研究与数据库建设”(2024JZDZ048);河南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课题“汉字与中华文明”(2023-WHZD-01);郑州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跨文化视野下的语言学纲要课程教学改革”(2023ZZUJGXM018)的阶段性成果。
“贤”的初文作“臤”,字形构意是手眼共同用力的射箭意象,本义是善于射箭或善于射箭的人。射箭时精神要高度集中,因此其核心义是“紧固”。“贤”的本义“善于射箭或善于射箭的人”,可把“才能突出”“德行好”“德才兼备”“浊酒”“...
关键词:  射箭 构形系统 
王筠字词关系思想探究
《枣庄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22-30,共9页张素凤 李学桥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字词关系研究史”(项目编号:19AYY016)阶段性成果。
王筠认为,词的声、义寄托于汉字形体,解析汉字必须遵循字词关系规律。在对“六书”内涵阐释的基础上,王筠创立了“累增字”“分别文”概念,对汉字发展过程中新造字与原字进行沟通,从历时动态角度对同词异字和汉字分化的成因进行阐释,对...
关键词:六书 变例 累增字 分别文 
戴侗字词关系思想探析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2年第2期131-145,278,共16页张素凤 葛海楠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字词关系研究史”(批准号:19AYY016)的阶段性成果
戴侗虽没有创建关于语言文字的科学术语,却清楚阐释了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的关系。他明确指出“六书”是以字表词的六种方式,并通过标明每一个字的“六书”所属,传达出其所言“六书”的内涵。对于假借,他首次提出记录引申义不属于假...
关键词:  假借 引申 孳乳 
许慎、郑玄、颜师古之古今字观念比较研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1-18,共8页张素凤 王艺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9AYY016)。
许慎与郑玄、颜师古的“古今字”立足点不同。《说文解字》立足于汉字本义说解,其重文与正篆构成的“古今字”是为同一个词创造的不同字形,属于本义相同的同词异字;许慎还用旁见说解对文献使用中的古今字有所阐发,说明许慎对两种“古今...
关键词:许慎 郑玄 颜师古 古今字 本字 借字 重文 
《说文解字》“象形”辨
《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第2期44-51,126,共9页张素凤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字词关系研究史”(19AYY016)的阶段性成果。
《说文解字·叙》中出现了两个"象形",文章根据"类"和"物"的意义,认为两个"象形"术语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前者是造字初级阶段创造构字符号的一种综合性方式,后者则是一种描摹事物外形的具体造字方法。《说文解字》象形说解术语与"依类象形...
关键词:象形   
谈隐含义的语用价值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0-16,共7页张素凤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ZDI135-74),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8JZD015)。
隐含义虽属语词的非本质义素,却规约着语词如何使用。汉字据义构形的特点使一些汉字形体携带了某些非本质特征,因此汉字构意成为抽绎语词隐含义的重要依据和线索。利用汉字构意揭示语素的隐含义,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对语素组...
关键词:隐含义 象征义 字形构意 
用汉字构意揭示语词隐含义 开辟诗词赏析新途径——以“尽”字为例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19年第12期9-13,共5页张素凤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十三五”科研规划2018年度重点项目“甲骨文等古文字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功能开发”(课题编号:ZDI135-74)阶段性成果
语词隐含义虽是一种非本质的附加意义,却是规约语词使用的重要因素。利用汉字构意探求语词隐含义,不仅有助于准确理解语词的意义、辨析近义词,而且可使诗词赏析变得更直观、更形象,使原来只可"意会"的炼字之妙变得可以"言传"。以"尽"为...
关键词:汉字构意 隐含义  
论“落”的隐含义在诗词解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9年第1期37-40,共4页张素凤 
隐含义虽属语词的非本质附加义,却是规约语词使用习惯的重要因素。利用语词隐含义解析古诗词,可使古诗词中相关意象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原来只可"意会"的炼字之妙变得可以"言传"。汉字"落"可以从其字形构意推求其隐含义,可用其...
关键词:“落” 隐含义 近义词 诗词解析 
从《燕说》看冀东方言词用字变化
《中国文字学报》2018年第1期229-240,共12页张素凤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今字’资料库及相关专题研究”(13&ZD129)阶段性成果
《燕说》是清代京东硕儒史梦兰撰写的一部专门训释乐亭一带方言俚语的著作。本文对《燕说》中进入共同语的方言词用字情况进行全面整理,运用汉字职用学理论对每个字进行字用定性,比较冀东方言词用字与共同语规范用字的异同,总结出共同...
关键词:《燕说》 本字 借字 方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