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学院中语系

作品数:22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热比古丽·艾太木李艳玲张旭张旭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主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汉语教学预科MHK民汉双语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神州》《长春教育学院学报》《食品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冀南乡村社会中“贺号”语言习俗的考察——以河北广宗地区为例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2022年第2期38-42,共5页张旭 
教育部规划项目“天山北麓汉语方言区民间曲艺语言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1YJA740025)
冀南乡村社会中的“贺号”语言习俗,相当于古代男子成年礼中的加冠取字仪式。“贺号”作为冀南乡村社会中的一项语言习俗活动,不论是取字的方法,还是与其相关的民俗语汇,均是冀南乡村社会文化逻辑的一种映射,同时也是理解乡村社会民众...
关键词:贺号 取字 语言习俗 符号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训》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及优化路径
《汉字文化》2022年第6期42-44,共3页王腾 景治强 
2021年度昌吉学院教科研项目(教研一般)“昌吉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提升实践研究——以《PSC实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例”(编号:21JYYB014)的相关研究成果
《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训》课程是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重视普通话水平测试,但目前成绩并不理想,在测试的四个题型中,最不擅长口语表达题;学生肯定实训课程的效果,但课程仍存在内容单一、指导不...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 课程 教学 
昌吉回族自治州建国西路街道办事处公务员语言使用、语言态度情况调查
《汉字文化》2022年第6期30-31,共2页刘茹 王腾 
昌吉回族自治州建国西路街道办事处公务员由多民族构成。不同民族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地位评价最高,对汉语方言社会地位评价最低;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前景期望度最高,对汉语方言期望度不高。笔者以新疆昌吉州昌吉市建国西路街道...
关键词:公务员 语言使用 语言态度 
以国韵拼音提高我国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音和声调水平刍议被引量:2
《语言与翻译》2020年第1期64-67,共4页张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新疆维吾尔族村落民俗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4CMZ014);昌吉学院2016年度教学研究项目“利用数字化汉语拼音提升少数民族汉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验的预先研究”(16jywt001)
少数民族预科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难点普遍在语音和声调上,国韵拼音作为《汉语拼音方案》的数字化形式,将声调符号放在音节末尾,这种汉语拼音的书写形式更方便,而且可以直接数字化。国韵拼音发明人李军杰先生倡导听说领先、读写在...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案 国韵拼音 少数民族预科生 语音 声调 
民族饮食与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研究--评《民族饮食文化》被引量:1
《食品科技》2020年第2期372-373,共2页马媛 
民族饮食往往能通过食材、食具、制作技术和饮食习惯体现出该民族的文化特色。由于特定的历史,发展出不同的生活习惯,使得各民族具有丰富多样的饮食风俗。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饮食方面具有多样性。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民族饮食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 饮食习惯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多民族国家 党的十九大 重要载体 生活习惯 
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对预科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启示被引量:2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42-45,53,共5页马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MHK在新疆高校的实证性调查及后效研究”(项目编号:14XJJC740002)的研究成果
系统功能语法重视语言的社会性、语境、功能的研究,韩礼德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代表人物,他提出的语言层次、语言的元功能、语言的“盖然性”理论帮助人们深入理解了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使用过程。随着系统功能语法的不断发展,该理论逐渐被...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 韩礼德 预科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 
MHK测试分析——以一次模拟考试为例被引量:1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61-64,共4页马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MHK在新疆高校的实证性调查及后效研究"(14XJJC740002)
通过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一次MHK模拟测试分析,找出民族学生在国家通用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大力推行语言方针政策和加大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背景下对语言测试映射出的问题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MHK测试 成绩分析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新疆 
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翻译之功用及人才培养
《语言与翻译》2016年第2期75-79,85,共6页李艳玲 贾玉凤 
教育部青年基金"对新疆高校‘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方案进展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14YJC740045)
文章阐释了翻译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必然要求之理论依据,以"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专科层次为实证剖析了民汉翻译培养现状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提出提高翻译队伍培养的建议,以期为核心区建设助力。
关键词:翻译 核心区 功用 “双翻计划” 
新疆“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在昌吉学院的专业定位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10期128-129,共2页李艳玲 
昌吉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课题批准号:2012SSQD022)资助
本文提出了昌吉学院在执行"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的专业定位问题,从学生水平、专业特点、办学历史、社会需求、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达到实施该计划的目的。
关键词:双语翻译 昌吉学院 专业定位 
昌吉学院“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进展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162-163,共2页李艳玲 
昌吉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研究生启动基金)(课题批准号:2012SSQD022)
在分析总结昌吉学院推进"民汉双语翻译人才培养计划"工作的基础上,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改进的意见及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昌吉学院中语系系及新疆此项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双语翻译 调查 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