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1138被引量:3166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李光赫王慧莉姜怡秦明利陈海庆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日语语料库语言英译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左传》军事术语英译策略对比研究
《中国科技术语》2025年第2期93-99,共7页高玥 陶源 陈元飞 
《左传》是中国首部记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重大事件,包括多次会战及大量军事术语。文章从交际术语学理论出发,旨在对比《左传》两个英译本中军事术语的翻译策略,探索古代军事术语的翻译规律,为军事术语翻译提供启示。...
关键词:《左传》 交际术语学 军事术语 军语翻译 
增长混合模型:聚焦群体异质性特征
《外语学刊》2025年第2期19-26,共8页于涵静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外语环境下学习者口语动态发展模型研究”(22CYY027);“认知神经科学视角下二语学习与隐喻能力发展关系研究”(24AYY024)的阶段性成果。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聚焦真实学习环境中学习者语言系统在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层面的发展态势。现有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的语言发展研究多从个体学习者层面出发,考察语言及个体差异因素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性和多维性特征,对于群体学习者发...
关键词:复杂动态系统理论 动态转向 增长混合模型 群体异质性 个体差异 焦虑 
“死亡”的偶然性意义——舍斯托夫论列夫·托尔斯泰的后期创作
《外语教育研究》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曹海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列夫·舍斯托夫文学批评研究”(项目编号:21BWW034)的阶段性成果。
死亡和死亡恐惧是俄国哲学家列夫·舍斯托夫解读列夫·托尔斯泰后期创作的切入点之一。舍斯托夫以托尔斯泰的小说《伊万·伊里奇之死》和《主人与雇工》为例,指出作为偶然性事件的死亡是作家及其笔下人物思想转变的重要契机。死亡的意...
关键词:列夫·舍斯托夫 列夫·托尔斯泰 死亡 偶然性 启示 
政治场域中用典口译译员主体性研究——及物性视角
《现代语言学》2025年第2期314-322,共9页李丹 马建军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习近平用典》中文化意象的译介策略及动因研究”(项目编号:L24BYY004)的资助。
本研究聚焦于政治场域中用典的口译问题,探讨口译员在及物性转换中是否存在主体性,以及其体现方式。本研究选取2015至2022年间225个中文用典及其214个英文译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及物性对等与偏移。研究发现,...
关键词:政治场域用典 口译员主体性 及物性系统 及物性偏移 
脱欧小说《春》中人权及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
《山东外语教学》2025年第1期100-108,共9页隋晓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英国文学的命运共同体表征与审美研究”(项目编号:19ZDA293)的阶段性成果。
脱欧小说《春》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阿莉·史密斯为改变英国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及政治文化而提出的文学方案。在她的方案中,讲故事是抵抗排外民族主义政治叙事的方式;讲故事的人是作为人权建构者的艺术家和政治权力执行人。所讲述的故事围...
关键词:脱欧小说 《春》 后民族共同体 人权 讲故事 
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投入与教师支持动态发展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36-144,共9页于涵静 陈羽琳 张国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外语环境下学习者口语动态发展模型研究”(22CYY027)。
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投入与教师支持进行为期4个月的追踪。借助潜在增长曲线模型与随机截距交叉滞后模型分别考察了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的发展态势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学习投入...
关键词:复杂动态系统理论 自我决定论 教师支持 学习投入 
日本江户时代武家家训中的儒家思想——以《东照宫御遗训》和《明君家训》为示例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5年第1期115-127,共13页庞娜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户时代《孟子》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9CZX031)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张晓明。
《东照宫御遗训》和《明君家训》是日本江户时代以儒家思想为底色的经典家训作品。研究发现:家训作为重要文化载体,体现了江户时代从佛教到儒学的思想流变,巩固了儒家思想在江户时代的主导地位。江户武士在接受“仁”“孝”“忠”“尚...
关键词:武家家训 东照宫御遗训 明君家训 儒家思想 
深度翻译视阈下中国典籍翻译——以《列女传》英译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汤滢 马莉 邢宗民 
刘向所著《列女传》作为中国首部妇女专史,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伦理价值观念,更构建了影响深远的道德教育框架。安妮·贝恩克·金尼所作Exemplary Women of Early China:The Lienü Zhuan of Liu Xiang是刘向《列女传》的最新英文全...
关键词:《列女传》 深度翻译 典籍翻译 译注 副文本 
权力、资本与信息空间流动的撕扯——《赞美沉默》中的移民身份认同
《文艺争鸣》2025年第1期152-156,共5页秦明利 黄舒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德国早期诠释学关键文本翻译与研究”子项目“英美学界德国早期诠释学研究”(项目编号:19ZDA26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Abdulrazak Gurnah)出生于非洲桑给巴尔岛,20世纪中期移民英国,他的作品主要聚焦于移民的身份认同问题。他曾经谈道:“我在自己写过的所有书里,总是对人们探寻自己‘身份’的问题表现出浓厚兴趣。我曾想,...
关键词:桑给巴尔岛 身份认同 重要历史事件 政治变革 阿卜杜勒 地理空间 拉扎克 古尔 
向外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反彻底主观化叙事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4年第2期44-56,共13页隋晓荻 
在以“我”“思”“在”为要素的西方现代性叙事的场景中,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向里看”的思路在小说领域展开了探索。然而,“向里看”并非她在西方小说现代化探索中的全部线路。实际上,在她早期和晚期的小说中,可辨析出集体自我叙事、...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 现代性叙事 彻底主观化 “向里看” 向外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