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俊

作品数:24被引量:6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隐喻ERP研究ERPN400脑机制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外国语文》《翻译研究与教学》《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行间注释对词汇附带习得影响的眼动研究
《外语教学》2025年第2期32-39,共8页陈宏俊 杨博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认知神经科学视角下二语学习与隐喻能力发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4AYY02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注释对阅读行为和词汇习得影响的眼动研究”(项目编号:DUT23BK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词汇习得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词汇附带习得更是词汇习得的重要来源。对于二语学习,进一步增强词汇附带习得的效率并探索其与注意力的关系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结合词汇测试,探究无注释、一语行间注释以及二语行间注释对二语...
关键词:行间注释 词汇附带习得 眼动追踪技术 
体认翻译学视域下翻译的范畴化过程研究——以政治文本的英译为例被引量:2
《翻译研究与教学》2024年第2期8-15,共8页陈宏俊 王宇轩 
体认翻译学基于“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将范畴化作为译者的体认方式之一,可为翻译过程中不同概念关系的处理提供基本理据和逻辑进路。本文基于体认翻译学的视角,从范畴层面探讨汉英翻译过程,探究译者主体和文化背景在其中产生...
关键词:体认翻译学 范畴化 汉英翻译 政治文本 
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翻译的伦理问题被引量:13
《外语学刊》2023年第6期13-18,共6页吴美萱 陈宏俊 
国家首批新文科改革与实践项目“面向高素质涉外人才培养的公共外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2021110028)的阶段性成果。
自然语言处理与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机器翻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机器翻译作为翻译技术中的重要一环,能够有效助力中国精神的弘扬,在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和融通过程中展现其强有力的工具性作用。然而,从技术伦...
关键词:人工智能 机器翻译 翻译技术 技术伦理 伦理规范 
隐喻性语言加工:研究热点及趋势(2012-2021)被引量:1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年第1期48-59,72,145,146,共15页陈宏俊 郭涵宁 祁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语隐喻性语言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BYY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隐喻性语言加工研究是一个高度交叉的研究领域,其发展方向呈现了语言学与其他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别从知识群、研究热点与新兴趋势三个方面探究2012-2021年间国际隐喻性语言加工领域的研究前沿及其发展趋...
关键词:隐喻性语言加工 研究热点 发展趋势 文献计量学 
二语水平和流体智力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生成能力的影响
《外语研究》2022年第6期47-55,107,共10页陈宏俊 王玮仪 袁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隐喻能力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相关性研究”(编号:DUT20RW401)的阶段性成果。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关键词,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隐喻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表征形式,也应是外语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跨学科视角,使用隐喻生成的写作任务探究了二语水平和流体智力对中国英语...
关键词:隐喻能力 二语水平 流体智力 创新能力 中国英语学习者 
隐喻手势与语言及认知关系的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2年第4期725-730,共6页谭梦妮 陈宏俊 
20世纪末,隐喻不再被视作简单的语言修饰物,我们的概念系统具有隐喻性,研究者试图去解释与论证隐喻如何塑造思维、构建感知、影响行为,对其的研究方兴未艾。隐喻的研究不再停留于语言层面,学者们逐渐发现手势也具备隐喻性,手势与语言、...
关键词:隐喻 手势 语言 认知 
主语熟悉度对否定结构理解的影响
《现代语言学》2021年第2期390-396,共7页彭丽 陈宏俊 
通过以“X不是最……的”的中文否定结构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主语熟悉度对话语理解所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现代反语加工理论模型的中文适用性。结果显示,在主语熟悉度高的否定句子中,人们会自动将其解释为讽刺的;而主语熟悉度相对较低...
关键词:反语理解 主语熟悉度 否定结构 
外语学习者同译词学习“同时僵化”假设被引量:1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年第1期57-70,160,共15页田莉莉 姜孟 陈宏俊 王慧莉 
2017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第二语言认知与习得涉身机制研究"(17SKG106);重庆市第五批优秀人才支持项目"第二语言习得与加工研究的涉身认知路径"的资助
同译词是跨语言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外语词汇教与学的一个难点。本研究基于前人成果提出了外语学习者同译词学习"同时僵化"假设,并开展了"反应时"和"脑电"两项实验来验证该假设。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习者对英语同译词的学习...
关键词:同译词 “同时僵化”假设 反应时实验 ERPs实验 
牛津大学导师制及其对我国硕博外国留学生教学管理的启示被引量:3
《改革与开放》2015年第7期107-108,共2页杜芳 王松岩 陈宏俊 
2014年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教改基金项目DUT201450<借鉴国际经验推进硕博国际学生教学管理的创新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在留学生管理与中国学生趋同化趋势下,还需要对留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与建构主义理论相吻合的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可以给我们借鉴。建立一种新型的导师制,可以培养出更多...
关键词:牛津大学 导师制 教育管理 启示 
“谜语猜测”的认知机制及语用关联分析被引量:3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31-136,共6页陈宏俊 雷秋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汉英双语者大脑隐喻加工机制研究"(12YJCZH010)
猜谜既是一种交际活动,又是一种认知活动。从语用角度出发,设谜和猜谜这两个过程正是一种语言交际过程,猜谜者能够成功猜测出谜底是建立在谜语的谜面、谜目与谜底的关联的基础之上。从认知角度出发,猜谜者通过概念整合网络找到谜面、谜...
关键词:汉语谜语 关联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 认知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