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

作品数:26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马立伟杜永梅陈海霖靳宝徐超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更多>>
发文主题:博物馆遗址博物馆文化认同历史教育青少年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历史教学》《博物馆研究》《咸阳师范学院学报》《北京城市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谈遗址类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的开发——以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教育课程为例
《真情》2022年第2期150-152,共3页刘海明 
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从推动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应用、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途径、建立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加强博物馆教育组织保障等提出明确指导意见。本文试从博物馆挖掘资源,馆...
关键词:馆校结合 教育课程 开发与实践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教育学课程设计的研究与实施被引量:1
《北京文博文丛》2021年第4期83-87,共5页潘婵 
教育是当代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特殊资源和重要阵地,社会教育是博物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特色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对受众的心理特点分析、认知分析,积极探索观众与博物...
关键词:教育学课程 特色课程 受教者 综合实践活动 博物馆 社会教育 认知分析 心理特点分析 
大葆台1号汉墓鎏金铜铺首主题形象考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17期24-27,共4页匡缨 
鎏金铜铺首是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馆藏的一级珍贵文物,考证鎏金铜铺首的主题形象对于解读汉代丧葬礼俗、信仰文化、社会生活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大量阅读学习专家学者的论述和古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文章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
关键词:大葆台汉墓 铺首 主题形象  
新时代遗址博物馆历史教育功能的发挥管窥
《中学历史教学》2021年第4期25-27,共3页马立伟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以"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地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 中华文明 历史教育功能 集体学习 考古学 习近平总书记 
浅谈遗址类博物馆研学项目的开发与实践——以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燕国达人”为例
《北京文博文丛》2020年第4期103-108,共6页刘海明 
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四项职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社会机构,比起其他单一功能的社会机构,它所承担的社会任务也是多方面的。国际博协远景规划中规定:“虽然传统认为博物馆是文物收藏和文物保护的场所,但当代的博物馆是为社会及...
关键词:文物收藏 开发与实践 积极参与者 远景规划 传播知识 文物保护 遗址类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北京中轴线建筑艺术》研学课程的教学路径
《北京文博文丛》2020年第4期109-114,共6页潘婵 
北京中轴线(以下简称“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灵魂和脊梁,在传统城市空间和功能秩序上起着统领作用。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文博工作者必须肩负的历史责任。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关键词:北京中轴线 城市设计导则 保护修缮 世界遗产名录 综合整治规划 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路径 历史文化遗产 
在博物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力
《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年第12期86-86,共1页尉威 
博物馆开发系统化的研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从博物馆研学的特点出发,结合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探讨博物馆研学课程建设。研学课程应该以培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依托...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体系构建 立德树人 开展教学 研究性学习 促进作用 课堂教学 知识架构 
馆校教育相契合 构建快乐课堂——以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为例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21期108-111,共4页匡缨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博物馆对儿童教育的关注与优化,不仅有利于儿童教育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为博物馆培养未来的观众。信息时代为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更多元化、更灵动、更发散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更艰巨的挑战...
关键词:博物馆 儿童教育 自主性思考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文物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被引量:2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5期104-106,共3页宋伯涵 
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在文物数字化实践探索过程中立足自身特点,充分考虑文物本体安全等诸多因素,开展了三维扫描、虚拟现实展示等一系列文物数字化工作。文章即以这些工作实践为基础,探讨技术应用过程中反映出的优势与问题。
关键词:博物馆 文物数字化 三维扫描 虚拟现实 
试论口述史在遗址博物馆中的运用被引量:3
《博物院》2020年第3期19-23,共5页陈海霖 
文章理顺口述史在博物馆中的发展脉络,分析影响口述史博物馆化的主要因素,阐述遗址博物馆发展口述史工作的必要性,探索口述史与遗址博物馆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指出口述史在遗址博物馆中的运用,对于抢救历史资料、扩充馆藏资源、保...
关键词:口述史 遗址博物馆 新方法 可持续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