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数:75被引量:15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发文作者:张秀云王倩倩崔薇王琪琪刘清晨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主题:概念化《红字》含意认知心理机制基于语料库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机构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整一性投射”的解读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13,110,共14页徐盛桓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含义话语的表征研究”(2021BYY029)。
解析“整一性投射”和“整一性投射谬误”,是心智哲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心智哲学中的物理主义者将经由人的主观意识加工作出的表达整一性认识投射到表达结果上去,认定这样的整一投射结果就是表达式自身,这就犯了“整一性投射谬误”...
关键词:整一性投射谬误 整一性投射解读 主观物理主义 认知加工 思维完型性 
转喻的递归表达——转喻修辞研究新论被引量:3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1-10,109,共11页徐盛桓 
转喻是古老的语言运用现象。论文研究的起点是“新(创新)”,重点在“质(高质量)”,落脚点在于谋求语言研究的“发展”上,力求成为转喻研究过程集合体中有创新意识的一员。转喻表达是递归生成的,转喻表达可用“依微而拟议”理论分析,对...
关键词:转喻 过程集合体 递归 “依微而拟议” 否定之否定 
论概念化及其对句法的影响——以概念化对英语饮食句生成与扩展的影响为例
《外国语言与文化》2024年第2期87-100,共14页秦裕祥 赵丹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英饮食构式认知对比研究”(2025-ZDJH-863)。
概念化是将范畴特征投射到概念域形成概念的认知过程,它通过初始概念化决定句法单位的原型概念和原型形式,通过再概念化决定句法单位的非原型概念和非原型形式。英语饮食句是英语中表达饮食概念的句式,是饮食概念在英语中的形式表征。...
关键词:概念化 饮食概念 饮食句 生成 扩展 
“喻”思维的理论和应用被引量:3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20-31,111,共13页徐盛桓 
“喻”主要有两种:隐喻和转喻。运用这两喻的思维过程就是“喻”思维。传统修辞研究不提思维,但归根到底还是靠思维主宰的。主宰这两喻运用的思维分别是相似性思维和关于性思维,相似性思维和关于性思维在语言运用中被广泛应用。
关键词:隐喻 转喻 相似性思维 关于性思维 
语言认知研究:从认知主义到后认知主义被引量:4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9-18,111,共11页徐盛桓 华鸿燕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年度规划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含义话语的表征研究”(2021BYY02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000451)。
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仿人脑功能,这激发起计算机、脑科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数学等学科的学者探索人的思维和心智的热情,推动了认知科学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诞生。随着认知革命的兴起,...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认知主义/后认知主义 情境关联论 语言表达替代论 认知+ 
以媒介之“名”:“媒介”如何进入文化生产与历史书写被引量:2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年第8期11-19,共9页白志如 王子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传播学译著出版与学术话语生产研究(1984—2018)”(项目编号:19BXW093)的研究成果。
以“命名”作为概念表征考察媒介如何进入文化并生产知识与意义,为媒介与文化互动研究提供一条新的线索。聚焦“媒介”的“命名”问题,超越单个媒介译名研究等局限,将其视为关键概念和话语体系进行系统性考察;从不同媒介被赋予的译名流...
关键词:媒介译名 命名史 对接文化 历史表述 
高校外语课程融入地域文化的内容定位与路径探索——以外语讲好河南故事为例被引量:4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16-18,5,共4页王永亮 薛丽娜 潘子文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河南文化符号的挖掘与对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1BXW007)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导向的中国文化外语课程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ZZJH-522)的阶段性成果;河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HDXJJG2020-43)的阶段性成果;河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向世界传递开封名片——开封传统特色小吃外宣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21100700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是因为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础上进行提炼总结的结果。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讲好河南故事对于树立讲好中国故事的多元主体,展现悠久的中原文...
关键词:中国故事 河南故事 中原文化 外语课程 教师文化教学 文化传播力 
《艾格尼丝·格雷》中的病态书写与道德言说
《外国语言文学》2022年第2期66-77,135,共13页朱文佳 高继海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精神生态视阈下维多利亚中期英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研究”(2017GGJS217)。
《艾格尼丝·格雷》是安妮·勃朗特的第一部小说。小说中的病态书写展示了安妮对个体生存困境的关注和对时代裂变的思考,折射出19世纪英国家庭、社会、教会中存在的精神困惑和伦理危机,体现了作品的现实主义情怀。小说中的道德言说表达...
关键词:《艾格尼丝·格雷》 病态书写 道德言说 
基于批判性思维导向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2年第1期13-16,共4页黄勇昌 
2019年度河南省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批判性思维导向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2019SJGLX205)阶段性研究成果。
批判性思维是正能量的理性思维、客观认知的抽象思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有人类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要达到人才创新目标,其基本要件之一就是要发现、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是高校,基本载体是高等教育。高等...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大学英语教育教学 改革与实践 
从认知语法理论看汉语“名含动”的可能性被引量:2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第5期25-37,158,共14页刘辰诞 
沈家煊先生的"名含动"假说在中国语言学界有较大影响。但是因为其对传统理论提出挑战,学界对这一理论有赞同也有质疑。赞成者认为,这个学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观点,更是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论体系。质疑者认为,该理论使原本简单的事情变...
关键词:“名含动”假说 认知语法理论 可能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