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作品数:15713被引量:6510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姚伟钧何宏刘朴兵贺菊莲赵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四川旅游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养性延命录》的饮食文化观
《形象史学》2024年第3期7-12,共6页刘永霞 
《养性延命录》是南朝道教茅山宗高道陶弘景编撰的养生著作。在《养性延命录》中,陶弘景对前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一套较完整、成熟的道教养生学体系。有学者指出:“在陶弘景之前葛洪之后,道教创出了许多经典,其中不少...
关键词:饮食文化 养生 陶弘景 
从《三餐四季》透视时代韵味和美好生活
《电视研究》2024年第9期41-43,共3页张丽平 冷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以广阔的视野,跨越南北东西,纵横山川湖海;从三餐风味、四季节律、五味调和入手,激发大众对三餐四季的感知、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文认为,《三餐四季》在市井烟火中描摹生...
关键词:美食文旅节目 《三餐四季》 文旅融合 饮食文化 
岁时饮食中的人文情怀
《人民论坛》2024年第3期22-25,共4页王仁湘 
中国的年节文化丰富多彩,岁时饮食风俗是其重要表现。中国岁时饮食文化传统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背景与雅俗兼备的文化品位。岁时饮食集尝新、健体、融情于一体,人们在年节饮食活动中抒情、畅怀、言志,饮食的文化属性在年节饮食活动中得...
关键词:饮食文化 人文情怀 
族群传统与社会适应——尼泊尔海外藏人饮食文化的人类学研究
《南亚东南亚研究》2023年第5期102-115,156,157,共16页张辉 
中国侨联课题“海外藏胞的生计现状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编号:22AZQK202);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重点学科“中国边疆安全学”资助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海外藏人作为特殊移民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远离故土而迁徙并生存于异地,但是在文化上又与故土保持文化亲密与联结。在南亚国家尼泊尔这样一个异域空间里生活,藏人们试图在维持族群传统与社会适应之间取得平衡,既要利用文化传统延续...
关键词:尼泊尔 海外藏人 饮食文化 族群认同 社会适应 
传承饮食文化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餐饮文明
《餐饮世界》2023年第7期26-28,共3页荆林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6月2日,中共...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共中央总书记 文化使命 饮食文化 文化自信 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文明 治国理政 
中国与东南亚饮食文化“传播-生成”的双向性被引量:2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0-104,共5页张继焦 孙梦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研究项目“历史经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20VMZ001);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问题研究”(2019ZDGH017);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背景下民族学人类学学科体系改革与完善研究”(2022MZSCX006)。
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以往研究者较多地关注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影响。本文拟以海南鸡饭、客家酿豆腐、海南老爸茶、海南咖啡、千层糕等饮食文化事项为主线,探讨中国与东南亚之间饮食文化“传播-生成”的双向性。...
关键词:饮食文化 中国 东南亚 传播-生成 海南鸡饭 海南老爸茶 千层糕 客家酿豆腐 
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新加坡小贩文化”的申遗实践为主线被引量:4
《民族艺术》2022年第3期90-99,共10页程瑶 
在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关系上,新加坡首个申遗项目锁定其境内广泛存续的小贩文化,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一方面,作为遗产项目的确认和界定,“新加坡小贩文化”立足于“多元文化城市环境中的社...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加坡小贩文化 饮食文化 可持续发展 城市发展 
鄂伦春族饮食文化的特点与创新发展路径被引量:3
《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年第1期146-154,共9页刘晓春 
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创新课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2018MZSCXA001)阶段性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整个鄂伦春族仍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深处,以狩猎为生。鄂伦春族传统饮食习俗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创造形成了一套独立的饮食习俗体系。1953年定居后,鄂伦春族仍然保留着传统的饮食习惯,为研究狩猎民族的生...
关键词:鄂伦春族 饮食文化 传承发展 创新路径 
新加坡小贩文化对城市治理的启示
《世界知识》2021年第2期66-67,共2页张奕辉 
2020年12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新加坡小贩文化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中。这对于保护新加坡独特的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新加坡特色美食的大大褒扬,更能以此...
关键词:饮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特色美食 另一面 新加坡 现代化 
农耕文明的北上与蒙古族饮食文化的变迁被引量:7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0-17,共8页秀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2&ZD131)。
游牧是蒙古族传承千百年之久的传统生计方式。仰仗于游牧生产的牛、羊肉和奶食品是世代蒙古族人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但随着农耕文明的逐渐北上,传统游牧生产的主导地位不断式微,伴随其中的还有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众多文化事项的变迁。游...
关键词:农耕文明 蒙古族 游牧 饮食文化 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