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互译

作品数:1417被引量:1516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张顺生曹明伦王体白阳明蒙兴灿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考试周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论英汉互译中的文化缺省及补偿方法被引量:1
《考试周刊》2019年第3期106-106,共1页曹醒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努力洞察源语中所隐含的文化因素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重视文化缺省的存在,以便找出恰当的策略和补偿方法处理语言和文化差异.
关键词:翻译 文化缺省 补偿方法 
浅谈英汉互译中的常见问题
《考试周刊》2018年第66期118-118,共1页董小琴 
作为一名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翻译课程中学到了许多关于英汉互译的基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翻译技巧和水平,也努力在学习中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几年的学习与练习,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本文主要论述了一些我们在英汉互译过...
关键词:英汉互译 语言基础 文化差异 
对“教师授课有魅力”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探索
《考试周刊》2017年第37期19-19,共1页于娟 
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教师授课有魅力"这一因素对高效课堂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准的专业知识是魅力授课的基础;精美的英汉互译是魅力授课的亮点。
关键词:魅力授课 专业知识 英汉互译 
对高中英汉互译的几点建议
《考试周刊》2015年第80期92-92,共1页田海平 
翻译是理解不同文化的重要工具,能为每一位想了解并学习外国文化的人打开方便之门,铺平道路。对于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要把英语学好,除了要有听、说、读、写等基本的学习之外,还要注重学习中的英汉互译。因为英语和汉语是两种...
关键词:英汉互译 学习英语 语言特点 高中 中国学生 外国文化 学好英语 语言环境 
英汉互译中的转态译法探究
《考试周刊》2015年第46期14-14,共1页杨晓茹 
中英思维习惯的不同,造成了英语多被动语态,而汉语多为主动句,语态范畴模糊,这给英汉互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作者从思维习惯和语言结构入手,探究转态的具体翻译方法。
关键词:英汉互译 转态 翻译方法 
中西文化差异在英汉互译中的体现被引量:1
《考试周刊》2013年第102期22-22,共1页赵长芹 
英汉互译是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英汉互译的目的是语言文化的交流。熟悉两种文化和掌握两种语言同样重要。因此.文章着重从价值观念、思维习惯与语言习惯、日常生活与社会习俗等方面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两种语言受文化差异影响而...
关键词:英汉互译 中西文化 价值观念 
英汉互译中的删减与增补被引量:1
《考试周刊》2013年第63期24-24,共1页侯莉萍 谢文英 
从表面上看,翻译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需要“把一种语言文字换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并不变更所蕴涵的意义”。但将英汉两种语言略作比较,就不难发现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两者在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均存在很大...
关键词:英汉互译 增补 语言文字 冗余信息 符号系统 翻译技巧 效率 交际 
浅析英汉互译中的词汇空缺
《考试周刊》2013年第45期84-85,共2页陈静 
跨文化交际翻译中普遍存在种种词语空缺现象,这给语言的理解与翻译增加了难度。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英汉互译 词汇空缺 产生原因 解决对策 
英汉互译中偶数词文化语境的传译
《考试周刊》2012年第86期22-23,共2页王丽 
河池学院青年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0A—H004
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英汉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在对外交往中减少误会与摩擦,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英汉互译 偶数词 文化语境 传译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比较被引量:1
《考试周刊》2012年第80期13-15,共3页段立蕊 孔敏素 杨敏 
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分别隶属于世界两大语系。从其形态上看两者没有相似之处。但从语义上有其异同性。英语和汉语有很多同义词,众多专家和学者在英汉互译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这一类研究大多是从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方面入手的。作者...
关键词:英汉互译 语义比较 义素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