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诗歌

作品数:87被引量:1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书仓王睿许维婷奚晓丹朱媛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歌与音乐的碰撞——英汉诗歌语音修辞手段对比探析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24-29,53,共7页朱媛 
诗歌是有声的语言艺术。英汉诗歌的语音修辞手段有同亦存异:首先,在音韵方面,英诗的韵脚形式错综多变,主要采用多元韵式,而汉诗以尾韵为主,韵脚形式固定单一,以一元韵式为主。其次,拟声是英汉诗歌共有的修辞手段,诗歌或使用直接拟声词...
关键词:英汉诗歌 音韵 拟声 节奏 
声音的意义:语音象征在英汉诗歌中的应用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17-20,共4页朱媛 
语音象征体现声音和意义的密切联系,是诗歌创作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文章首先从语言学的角度厘清语音象征和语言符号象似性之间的关系,阐释音义同构现象发生的必然原因。接着对英汉诗歌中元音和辅音与意义的结合进行分析,中外诗人所运...
关键词:语音象征 象似性 元音 辅音 象征意义 
英汉诗歌之间的节奏共鸣被引量:2
《当代外语研究》2023年第6期7-19,F0003,共14页王东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百年诗歌翻译的诗学谱系研究”(编号17JZD046)的阶段性成果。
具有现代意义的诗歌翻译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无数的诗歌翻译却向人们无声地揭示了一个事实,即英汉诗歌只有差异,没有共鸣。然而,这个“事实”却是一个误导,实际上,二者之间并非只有差异。之所以出现这样一个具有误导性的“事实”...
关键词:节奏 共鸣 诗歌翻译 
时空观下英汉诗歌语言对比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33期162-166,共5页梁玉 付凯琪 
202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规划项目“数字化背景下黑龙江省民俗文化多模态外宣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23B042);2022年度黑龙江省教育改革创新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外语创新型课程研究”(项目编号:HWX2022031-C)阶段性成果。
诗歌文化的历史悠久,它既是语言的美学体现,也是一个民族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文从音节、词汇、句式3个方面对比研究英汉诗歌语言的不同特征。在音节音韵方面,汉语诗歌展现出了一种块状性的特征。在汉语诗歌中,音节的排列和韵律常...
关键词:诗歌 对比研究 音节 词汇 句式 时间性 空间性 
修辞原型———夜莺与杜鹃意象在英汉诗歌中的比较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11期19-22,58,共5页朱媛 
夜莺和杜鹃意象是英汉诗歌中被高频使用的修辞原型,两者在英汉诗歌中的象征义同中有异.一方面,两个修辞原型均与古老的神话有关,神话中菲洛墨拉的不幸和望帝杜宇的悲剧使夜莺和杜鹃意象具有一种深厚的悲情意蕴,成为诗人表达悲情哀怨的...
关键词:修辞原型 杜鹃 夜莺 象征义 
英汉诗歌中花卉的隐喻跨域映射研究
《黑河学院学报》2022年第8期99-102,共4页朱文娟 
安徽省教育厅2019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英汉诗歌美学对比研究”(gxyq2019246);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校内科研重大项目“英汉诗歌对比研究”(XN2019ZDA06)。
隐喻是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是基于身体体验的认知工具,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和语言中。由于对花卉的认知的普遍性,关于花卉的隐喻大量存在于英汉诗歌中。这些英汉诗歌的作者处于不同的生活地理环境和迥异的文化习俗中,加之各自...
关键词:英汉诗歌 隐喻 跨域映射 
英汉诗歌“杜鹃”意象对比研究——以《致杜鹃》和《宣城见杜鹃花》为例
《文化学刊》2021年第1期190-193,共4页徐山燕 
诗歌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使诗人的情思表达更为生动、形象。本文以《致杜鹃》和《宣城见杜鹃花》为例,在概括英汉诗歌中"杜鹃"意象总体差异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杜鹃"意象体现在英汉诗歌中的异同点并...
关键词:英汉诗歌 意象 杜鹃 《致杜鹃》 《宣城见杜鹃花》 
英汉诗歌中颜色词语对比及英译探究
《山海经》2020年第31期0016-0016,共1页孙武林 
在英汉诗歌中,颜色词并不多,但是与这些颜色词搭配的词汇却千变万化,成为诗歌中一部分重要的语汇。颜色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人类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会对其产生重要作用。在特定的诗歌中,由于语境、创作目的、语言选择等因素,颜色词有了...
关键词:英汉诗歌 差异 翻译 
探析诗歌中的音韵节奏美——以英汉诗歌为例被引量:1
《智库时代》2020年第15期243-244,共2页刘愫雯 
诗歌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文学的瑰宝。“诗歌”这一名词中,就包含了“歌”这个字,这也表明了其中具有音律,节奏感。中国古诗源远流长,遍及世界。其次,英语诗歌也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阅读英语诗歌可以开阔眼界,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让...
关键词:英汉诗歌 鉴赏 韵律 节奏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诗歌语篇概念隐喻分析——英汉诗歌对比
《山东青年》2019年第2期140-141,143,共3页刘发明 
广西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走出去战略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壮族嘹歌的隐喻意象及英译策略”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CSW2018018).
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可以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如单词、句子和语篇层面.本文从语篇层面分析概念隐喻的这两个特性,采用的语料是关于读书的汉英诗歌各一首.两者都以读书为主题,都采用了概念隐喻,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这两首诗歌...
关键词:概念隐喻 英汉诗歌 语篇分析 系统性和连贯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