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作

作品数:2738被引量:5882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杨珠游修龄汤陵华邓小华曾雄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史前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被引量:14
《第四纪研究》2020年第2期462-471,共10页杨玉璋 黄程青 姚凌 罗武宏 陶洋 罗运兵 张德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217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批准号:2O15CB9538O2)共同资助。
采用植硅体分析方法,对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南部2015~2017年度主发掘区TN14W35探方内油子岭至石家河文化时期(5800~4200 a B.P.)的地层土样进行了系统取样分析,并重点对水稻扇型植硅体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遗址各文化时期土样中...
关键词:屈家岭遗址 水稻扇型植硅体 粳籼属性 水稻驯化 稻作农业 
安徽临泉宫庄遗址大汶口文化早期与龙山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发展的植硅体证据被引量:7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8年第4期370-380,共11页罗武宏 顾纯光 杨玉璋 张东 梁中合 方方 黄程青 张居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15CB953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502164,41472148,41772172和4167217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15YJA780003);安徽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批准号:AHSKY2016D37)共同资助.
新石器时代晚期(7.0-5.0 kaBP)是淮河中游地区单一稻作农业向稻旱兼作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然而,由于相关研究资料的匮乏,目前学术界对这一转变过程以及该时期淮河中游地区农作物的驯化水平等问题依然不清楚。本文利用植硅体分析方法,结...
关键词:植硅体 水稻驯化 稻作农业 竹亚科 宫庄遗址 安徽 
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被引量:24
《南方文物》2018年第1期93-101,60,共10页郑云飞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953801);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2014005)的资助
本文基于考古遗址的植物遗存和稻作农耕遗迹调查和发掘成果,对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和稻作农耕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勾勒出良渚稻作农业文化体系的生业形态特点:稻米生产发达,瓜、果、蔬菜等种植业结构完备,采集食...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 良渚文化 生业形态 稻作农业 农业生产力 
稻谷遗存落粒性变化与长江下游水稻起源和驯化被引量:13
《南方文物》2016年第3期122-130,共9页郑云飞 蒋乐平 Gary W.Crawford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技项目(No.20120230);科技部部973项目(No.2015CB953801);浙江省文物保护科技项目(No.2014005)支持
人工驯化的水稻有别于野生稻,落粒性变化是水稻最显著的综合驯化性状之一。本研究从形态和组织两方面观察了距今9000-8400年的浙江永康湖西遗址出土的稻谷小穗轴,结果显示既有野生型也有栽培型,以野生型为多,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栽...
关键词:长江下游 新石器时代早期 稻谷遗存 小穗轴基盘 落粒性缺失 稻作起源 
四川新津宝墩遗址的植硅体分析被引量:12
《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2期225-233,共9页陈涛 江章华 何锟宇 杨洋 Jade d’Alpoim GUEDES 蒋洪恩 胡耀武 王昌燧 吴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953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2145)资助
农业是文明产生的深厚基础。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的中心,探讨其史前农业的经济形态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文拟对新津宝墩遗址的文化层剖面及两处灰坑的样品进行植硅体分析,并结合浮选结果,以期探讨宝墩遗址农业经...
关键词:成都平原 宝墩遗址 植硅体 稻作农业 粟作农业 新石器时代 
云南稻作区主要有害生物发生动态及其复合为害被引量:6
《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第1期201-210,共10页董坤 董艳 王海龙 张立敏 昝庆安 陈斌 李正跃 
云南省教育厅重点基金项目(2011Z037);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FB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507;31060277;3116036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100404)资助
对云南不同稻作区286块水稻主栽品种稻田有害生物种类组成及其发生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文献资料讨论了云南水稻有害生物群落的演化趋势.结果表明:3种稻作区有害生物主要种类、发生动态及其复合为害特点差异显著,粳稻区叶鞘腐败病...
关键词:水稻有害生物    发生动态 复合为害 
东北稻作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实际响应与适应被引量:29
《中国农业科学》2012年第7期1265-1273,共9页张卫建 陈金 徐志宇 陈长青 邓艾兴 钱春荣 董文军 
国家"973"计划(2010CB951501);"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14);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278)
【目的】明确气候变暖对作物生产的实际影响,降低对未来粮食安全预测的不确定性。【方法】依据东北水稻生产和气候变化的长期观测数据,并结合田间开放式增温试验(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FATI),系统研究稻作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实...
关键词:全球变暖 粮食安全 中国东北 水稻单产 应对策略 
贵州省稻作植保情况调查被引量:5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1年第4期300-304,共5页王召 杨洪 汪学俭 金道超 金星 
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2009CB125908);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黔科合NY字(2010)3064号];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黔教2010011)
为了解贵州省水稻种植中植保农事现状,科学指导农户正确有效地防治水稻病虫害,于2010年在贵州省6县开展了水稻种植植保农事调查。调查以户为单位,调查内容包括水稻品种、播种移栽及收割时间、施肥情况、施药时期、施药方式、防治对象、...
关键词:水稻 植保 农药 调查 
中国主要稻作区水稻生产气候资源的时空特征被引量:28
《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第7期238-245,I0004,I0005,共10页姜晓剑 汤亮 刘小军 黄芬 曹卫星 朱艳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8-07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44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118608);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330)资助
中国地域广大,水稻生产气候资源分布的时空差异给中国水稻生产带来了较高的不确定性。基于中国主要稻作区333个气象台站1961~1970年(1960s)和1996~2005年(2000s)2个10a历史时期的逐日气象资料,使用ANUSPLIN软件包生成栅格化的逐日气...
关键词:水稻 气候资源 空间分布 时间分布 中国稻作区 
傣族“竜林”文化的生态意蕴被引量: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2期78-84,共7页阎莉 
科技部973专项课题<不同文明的生物多样性智慧与病虫害可持续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06CB100203﹚资助
"竜林"文化是傣族一种特有的文化。透过这一文化,傣族人展示了他们对森林的生态取向,即以崇拜的方式敬仰森林,以禁忌的方式阻止人们对森林的破坏。借助这些措施,傣族"竜林"成为了保存完好的自然保护区,弥补了当地其他自然保护区缺乏干...
关键词:傣族 “竜林”文化 生态 禁忌 自然保护区 稻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