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体选择

作品数:25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吴克炎曾楚芝尚平张力军杨坚定更多>>
相关机构:韩山师范学院漳州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烟台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韩山师范学院学报》《文化学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英汉习语比喻中喻体选择和喻意匹配研究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8年第B12期64-66,共3页么孝颖 
2017年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比喻是人类共有的赖以生存的思维模式,是对两个不同性质对象在某一点上进行相似性或者关联性地联想比较,比喻涉及本体、喻体和喻意三部分。由于不同民族在地理生态、政治经济模式、社会人为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异...
关键词:比喻 本体 喻体 喻意 
影响喻体选择的制约因素
《文化学刊》2017年第12期66-70,共5页陈丛耘 
国家社科基金2016年度一般项目"汉语性别成分的语序变化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6BYY059)的研究成果
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澄清一些是非:一是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二是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不同事物在性质上不能相同或相近;三是比喻可以不止一个相似点。在明喻、暗喻、借喻、反喻、缩喻、扩喻、博喻、较喻、回喻、互喻、...
关键词:本体和喻体 喻体选择 制约因素 
以虚喻实比喻句喻体选择的审美分析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67-70,共4页程朝晖 
虚喻是比喻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它是以玄妙的抽象,比喻具体的事物,即以虚喻实。为进一步探讨虚喻这一特殊比喻形式的艺术表达效果,从文学审美的角度,对虚喻在喻体选择上的美学意义,以及虚喻产生和存在的审美心理进行分析。在分析...
关键词:审美分析 虚喻 喻体选择 举例 审美对象 
童年
《优秀作文选评(小学版)》2012年第9期36-36,共1页李玲玲 
关键词:童年 修辞手法 喻体选择 叶片 自由 珍珠 摆动 快乐 太阳 露珠 
顺应-概念合成理论对隐喻的社会-认知阐释被引量:1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346-349,共4页曾楚芝 
基于语言的产生和理解是一个双向过程的特点,本文融合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和福柯尼耶的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进行全面的阐释。通过例证,证实了隐喻中喻体的选择作为语用策略,是对具体语境中物理、社会、心理三个世界的因素进行顺应的结果;...
关键词:隐喻 顺应论 概念合成 喻体选择 
从喻体选择透视英汉比喻的文化内涵
《职业技术》2012年第7期57-57,共1页李雪平 
本文从喻体选择的角度分析了英汉比喻的共同点以及英汉比喻中地域、历史、神话宗教和传统文化差异。
关键词:比喻 喻体 文化 
浅析《尘埃落定》中比喻喻体的选择
《小说评论》2012年第S1期45-50,共6页刘耀辉 
20世纪90年代,四川阿坝州的诗人阿来以其诗人的笔触、史家的眼光、异域的情调、奇幻的色彩所写出的代表作和成名作《尘埃落定》实属当代文学的翘楚之作。对于《尘埃落定》这部小说,有关专家学者从叙事学、文化学、人类学等角度都有了不...
关键词:比喻喻体 文化心理 喻体选择 陌生化 阿来 文学作品 小说 阿坝州 文化价值 作者 
喻体选择的文化认知与中西方思维差异——汉英对比研究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151-151,109,共2页薄景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修辞手段承载着很多文化信息。不同语言中喻体的选择必然会反映出立喻者的文化认知和思维方式。本文对比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喻体的选择与立喻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了中西...
关键词:比喻 喻体 文化认知 思维方式 
顺应论视角下隐喻的喻体选择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85-88,共4页曾楚芝 
本文运用Verschueren在1999年提出的顺应论,对隐喻喻体的选择进行顺应性的阐释。借助顺应论对语境相关因素的分析维度,主要考虑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三个因素对喻体选择的作用。研究表明,喻体的选择是一个对语境做出顺应的过程...
关键词:喻体 顺应性 语境因素 
英汉喻体选择的文化取向性
《文教资料》2010年第3期86-87,共2页王嗣海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文化因素不同而在喻体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同时,喻体所承裁的文化蕴涵也各有不同。因此,正确认识喻体选择的差异性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英语所传达的文化意义,加深对中西文化的了解,促进中西...
关键词:比喻 喻体 文化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