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形而上学

作品数:287被引量:482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邓晓芒樊浩刘作李孺义舒远招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如何理解康德《道德形而上学》中的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基于范畴表与动机论被引量:2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9,共9页刘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康德《伦理学讲义》的翻译与研究”(22BZX078)。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了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它们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感性论。但康德没有直接说明这四种概念的排列原则,以及为何是这四种概念。借助范畴表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可以对理解这两个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四...
关键词:康德 道德感性论 感性的先行概念 范畴表 敬重 
“道德形而上学”的专属认识论何以可能? --以熊十力为中心被引量:3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71-81,共11页韩立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近代中国‘哲学新语汇’的形成及其哲学新知识体系的建立”(21VJXT005),项目负责人:王中江。
面对科学的冲击,早期现代新儒家致力于阐述儒学认识论的特殊性与合法性。作为代表人物,熊十力认识到儒学危机根源于“本体认识”的合法性。为此,他参照“哲学”范式,引进理智与思辨,并将其与传统的体证法、修养法相结合,设定了“思辨法...
关键词:熊十力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工夫论 直观法 
“仁义之勇”与“血气之勇”:荀子对儒家勇观念的诠释被引量: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25-32,共8页曾振宇 王晶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文化元典基本概念研究”(12AZD082)。
荀子之“勇”,学界鲜有论述。“勇”作为一种道德能力与实现自我的道德驱动力,其内涵与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相关涉。“勇”一方面具有成物的特性,勇行强调的是追求社会性的道德生活,合乎仁的社会品格和价值理想;另一方面又具有成己的自...
关键词:荀子 仁义之勇 血气之勇 道德形而上学 
现代性语境下道德哲学视阈中的教师伦理
《教育伦理研究》2020年第1期-,共36页晏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转型期中国伦理基础变迁及其重建研究”(16AZX018)的阶段性成果
道德哲学与伦理学似有很大不同,而这种区分只是到了康德那里才被明确地揭示出来。完成道德哲学建制所需要的致思范式乃是形而上学的,这种方式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前提的预设、核心力量的规定和生成逻辑的呈现。一种相对为好的道德形而上学...
关键词:教师伦理 论证方式 履行责任 系统论 道德形而上学 现代性语境 生成论 规范伦理学 
论康德的道德冲突被引量:5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23-132,共10页刘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康德后期伦理学研究”(15CZX049)。
为了维护法则、义务等概念的绝对必然性,康德把我们日常所说的义务冲突的现象解释为道德的冲突。道德冲突的实质是责任的根据之间的冲突,与目前学界的解释不同,责任的根据可以被解释为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的内在的自由法权、...
关键词:德国哲学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奠基》 《道德形而上学》 道德冲突 义务冲突 
论康德对义务体系的划分被引量:3
《现代哲学》2019年第5期89-96,共8页刘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康德后期伦理学研究”(15CZX049);2011计划“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成果”
学界对康德哲学对自我的完全义务的归属问题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康德最终放弃对自我的法权义务,德性论中对自我的完全义务也不是严格的德性义务。这种争议涉及对康德义务体系划分的理解。康德之前的义务学说对自我义务的强调、对完...
关键词:完全义务 不完全义务 对自我的法权义务 《伦理学讲义--维格兰提伍斯》 《道德形而上学》 
“义辱”与“势辱”:荀子耻辱观的两种面向被引量:2
《孔子研究》2019年第3期99-107,共9页李富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文化元典基本概念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2)的阶段性成果
耻辱感作为一种道德潜能.与人的尊严和人格有着内在关联。它一方面具有否定的谴责性作用,即对不道德行为的羞恶之情,另一方面又具有肯定的解放性建构作用,提撕行为主体以非凡的道德勇气由低层次的价值序列超拔挺进至高层次的价值序列,...
关键词:义辱 势辱 道德形而上学 
马克思对“道德基础论”批判的思想逻辑被引量:4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2期72-81,共10页魏传光 
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马克思道德理论的重构及其现实观照"(18FKS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分配正义的‘美好生活’实践逻辑研究"(18YJA710049)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在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的论争中曾以不同的向度、不同的语气展开对"道德基础论"的批判。概而言之,马克思对"道德基础论"批判的对象主要是用"人类之爱"为代表的道德说教、"思维绝技"为代表的道德形而上学和"永恒正义"为代表...
关键词:马克思 道德哲学 "道德基础论"批判 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政治哲学的道德形而上学属性被引量: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詹世友 占姗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康德实践哲学的义理系统及其道德趋归研究"(14AZX020)
康德政治哲学的一个关键概念是任性,任性的自由是能通过制定准则而行为的能力,它指向外在的行为自由,所以在法权上就表现为占有,但首先并不指向占有的质料,而是其自由的形式,故他重视"理智的占有"。为了永久、稳定地占有,必须把人民的...
关键词:康德 政治哲学 道德形而上学 任性的自由 法权 国家的理念 正义原则 
理学道德形而上学的建构与解构
《中国文化论衡》2017年第2期66-80,共15页张新国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朱子门人后学研究”,项目编号:14ZDB008
概观中国传统哲学,形而上学包含宇宙论和本体论.而宇宙论逻辑早出于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初级形式.从其根源上看,形而上学植根于普遍化的人类理性.与自然形而上学不同,道德形而上学研究的是道德行动主体一种可能的纯粹意志的原则.道德形...
关键词:道德 形而上学 本体论 宇宙论 复性 义理之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