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情说

作品数:63被引量:7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殷学明胡吉星徐敦广徐正英乔武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聊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本、历史与精神特质:论《诗大序》“缘情说”的必然性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0-37,共8页张佳贺 
单纯从“缘情”与“言志”两个维度看待《诗大序》,属于后世的理论视角,难以接近其真正内涵,故要以先秦儒家礼乐文化及文本为根据,依赖内在精神与历史背景的流变,参照现有“情”“志”理论框架,发掘《诗大序》的“诗”学特质。《诗大序...
关键词:《诗大序》 礼乐文化 释礼归仁 诗言志 诗缘情 
“以读悟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天津教育》2024年第3期70-72,共3页吴菲 
“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无论在哪一个语文教学阶段都得到广泛运用。“情”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把握文章和升华学生情感的重要因素,在“缘情说”和“浪漫主义”等文学流派的文艺理论中都被认为是文学的核心...
关键词:语文教学 以读悟情 学生情感 文艺理论 缘情说 文学流派 教学模式 广泛运用 
曹植文学批评三题——以“缘情”为中心
《天中学刊》2023年第2期74-82,共9页赵忠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H02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1YJC751038)。
曹植作为建安之杰,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上都取得了卓绝的成绩。曹植的诗赋取效风骚,情兼雅怨。基于其自身创作经验,以及建安文学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时代风貌,曹植尤其重视文学的情感因素。他所标举的“辞赋小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关键词:曹植 缘情说 辞赋小道 愤而成篇 大笑吐辞 
上博简《孔子诗论》“小雅”论及其诗学史创获被引量:6
《文学评论》2022年第2期165-175,共11页徐正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7ZDA2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博简《孔子诗论》“小雅”论第三简当补足为“[《小雅》少德]也,多言难而怨怼者也,衰矣少矣”,第四简当补足为“[孔子]曰:诗其犹塝门”“民之有戚患也,上下之不和者,其用心也将何如?[曰:《小雅》是也]”。将简文与74首“小雅”文本、...
关键词:简文补正 三重对读 以情论诗 勾连“缘情说” 沾溉“怨诽说” 
论中国古代“缘情说”之发展演变过程与表现方式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124-127,共4页杨慧莹 
中国古代“缘情说”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演变过程与表现方式。其以魏晋为分界,魏晋之前“缘情说”虽有显现,但“情”的表现毕竟有限,自魏晋之后,“缘情说”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在“缘情说”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背景和...
关键词:中国古代“缘情说” 发展演变 表现方式 
中国美学早期的缘情思想与六朝的“缘情说”
《中国美学研究》2020年第1期52-65,304,共15页易冬冬 
自西晋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后,"缘情说"得以确立,并经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系统阐发而最终成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的命题。但事实上,"缘情说"渊源久远,在先秦两汉的儒家美学中就已经有了萌芽,只是经过魏晋玄学的洗礼,在六朝获...
关键词:缘情说 魏晋玄学 情的自觉 审美情感 
以陶渊明饮酒诗为例看“诗言志”与“诗缘情”说被引量:1
《北方文学》2020年第5期33-34,共2页宋靖云 
"诗言志"与"诗缘情"是中国古代两个重要的诗歌理论,诗歌缘于情,所言为志,发而为诗。晋代陶渊明的饮酒组诗,既展露了身为侠士文人的悠然自在的小我之情,也展示了身为当朝参与者无法挣脱的忧国忧民之志,体现了"诗缘情"与"诗言志"相辅相成...
关键词:陶渊明 饮酒诗 诗言志 诗缘情 
论古代诗学中“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间的逻辑张力及其调和途径
《艺术评论》2020年第1期112-122,共11页宋烨 
中国诗歌"言志"与"缘情"的两大功能自《诗经》形成的时代就已发轫,并在后世逐渐发展成为诗学理论中最重要的两大命题。然而从逻辑上看,"言志说"与"缘情说"之间却一直以来存在着某种隐约的张力。一方面,我们的古典诗歌史上并非只流传下...
关键词:言志 缘情 情志合一 思无邪 
论初盛唐诗人对言志缘情说的传述与发展被引量:2
《文艺理论研究》2019年第6期87-97,共11页刘青海 
对诗歌本质的理论表述,在唐以前主要有言志和缘情两种观点。唐人对言志说和缘情说都有所传承,也有发展,并且在不同时期,其具体表现也不同。虽然太宗本人曾多次赋诗言志并令臣下属和,但太宗朝普遍是传述缘情说的。高宗武后时期,朝中君臣...
关键词:本体论 言志 缘情 初盛唐 序体 唱和 
“性灵说”之“贵情”美学精神及其学理溯源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99-105,共7页李天道 唐君红 
四川省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项目"中国古代人生美学研究"(17Z001)
"性灵说"是清代诗文家袁枚提出的论诗主张。他提倡"性灵说",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诗文审美创作应该抒写性灵,要写出诗人的个性,表现其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情实感,并由此致使其"性灵说"突出地呈现出一...
关键词:性灵说 “贵情”美学精神 抒发性情 缘情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