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

作品数:1976被引量:2597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启江郭忠叶方兴杨朝霞郑丽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政治法律—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2025年第2期4-18,共15页姚澍 
2021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21SFB4012)。
将法律职业伦理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是培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的重要举措。当前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也要看到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基础薄弱,受重视程度不够。具体来说,在法律职业伦理教育中存在师资力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培养...
关键词:法律职业伦理 法学教育 德法兼修 法治人才 
法治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教育思想理论研究》2025年第1期170-172,共3页刘恩惠 
伊犁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靶向下《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YSYB202229)。
为了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目标,将全面依法治国落实到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中,高素质法治人才建设至关重要。当前国家在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培养中存在道德教育地位偏低、技能培训偏少等问题。有必要立足于法治中国建设需求,梳理我国法治人才建...
关键词:法治中国 德法兼修 法治人才 
德法并重是我国重要的治国传统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2期156-157,共2页陆昱 
在我国古代几千年国家治理实践中,道德与法律被视为国家治理的两个重要手段,发挥着规范治理行为、维护政治秩序、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作用。德法共治是我国古代重要治国传统,是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纵观我国古代国家治理史,不难...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德法并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协调社会关系 德法共治 阶段性特征 道德与法律 思想精华 
财经商贸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究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年第23期164-166,共3页曾英姿 汪云 
校级课程思政计划项目“‘经世济民、德技并修’的财经商贸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经济法》为例”(项目编号:HLZ162405);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经济法》(项目编号:HLZ1624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为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作用,通过辨析“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把握财经商贸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定位,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提出从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关键词:经济法 课程思政 德法兼修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应发挥 国际化和本土化路径的合力
《新华月报》2024年第22期60-61,共2页百晓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加强学科建设,办好法学教育,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机制,早日培养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
关键词:法学教育 本土化路径 培养机制 立德树人 集体学习 国际化 学科建设 德法兼修 
理实一体 德法兼修——基于高阶能力培养的刑法总论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2024年第10期35-40,共6页鲍莹玉 陈树斌 
2023年度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大思政’格局下闽西南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民办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研究”(FBJY20230069);2020年度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刑法1(总论)”(闽教高〔2020〕23号文第179号)。
教学团队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提出“理实一体、德法兼修,培养高阶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创新改革思路。即以“OBE成果产出”为导向倒推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以高阶能力培养为目标创建理实一体的“双五环”教学模式;以德法兼修为目...
关键词:理实一体 德法兼修 高阶能力培养 
德法并治视域下师范院校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91-97,共7页康晨 李静 
202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307049)。
师范院校学生法治素养的高低不仅关乎未来教师队伍法治建设的成效,更直接影响未来青少年法治教育质量以及国家法治建设发展水平,因此,师范院校持续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至关重要。院校应在分析现有学生法治素养提升的现实基础上,立足于德...
关键词:德法并治 师范院校 学生 法治素养 提升路径 
中国传统司法文化融入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路径分析被引量:1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2024年第10期4-14,共11页刘春花 王媛媛 
2020年度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构建面向临界预防的罪错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研究”(20SFB3012)。
当前我国法律职业伦理教育陷入“知行不一”的困境,一定程度上缘于法学职业伦理教育理论与实践没有切实融合,相反还有些脱节,导致学生的法律职业伦理价值观未真正内化。基于我国传统司法文化与当代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理念高度契合,应当...
关键词:传统司法文化 德法兼修 职业伦理教育 
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其应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0期154-156,共3页华倩 
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法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2022jyxm002)。
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养成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国际法律规则以及“妥善处理”涉外事务,为我国涉外法治建设服务。但目前课程思政背景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存在“法律+X外语”培养模式浮于浅层交叉、...
关键词:课程思政 涉外法治人才 德法兼修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法学(汉斯)》2024年第9期5795-5800,共6页张蕾 
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法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其中,“民惟邦本”的民本理念、“德法合治”的治国策略和“以和为贵”的和谐思想都是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对于促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法治文化自信、推进...
关键词:传统法律文化 法治文化 法治文明 民本理念 治国策略 德法合治 中华优秀传统 学科体系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