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者

作品数:654被引量:78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朱刚邓晓芒叶秀山俞吾金张汝伦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形而上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ousia”的变易与“Physis”的掩蔽史——略论《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的语义考古
《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2年第24期76-78,共3页谢辰禾 
海德格尔指出,千百年来,人们始终陷入存在者的桎梏而无法逃出,特别是在柏拉图以后的哲学中,人们总在追问一个实体以作为存在的根据,但他们都遗忘了存在本身。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倾向并非从本体论发轫之时即是如此,他发现古希腊哲学中的语...
关键词:存在  在者 时间 语言 实体 主体 
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主题之疑难的解决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64-76,共13页王成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40025)。
因为在形而上学主题上的模棱两可,亚里士多德始终未能清楚说明他所说的“第一哲学”(“神学”)何以就是普遍科学,也未能澄清形而上学的真正性质。面对亚氏留下的疑难,阿维森纳、阿威洛伊这两位阿拉伯哲学家分别主张以“作为存在者的存...
关键词:托马斯·阿奎那 形而上学 普遍科学 神学 公共存在者 
从“存在者”反思“存在”概论
《海外文摘》2020年第11期64-65,共2页岳胜 
海德格尔将尼采所认为的理性主义之死视作标志欧洲哲学传统所建构的超感性世界的整个西方文化基础的失落与崩溃,欧洲现代性的现实则表现为众神隐退的黑夜,为克服虚无而重新提及“存在”的意义,须从“存在者”反思“存在”以追溯西方哲...
关键词:欧洲形而上学 虚无主义 从“存在者”反思“存在” 存在之思 概论 
神圣存在者是“有限的”吗?——《道德形而上学》德性论导论中的一个问题被引量:7
《哲学研究》2020年第4期112-122,共11页舒远招 
在《道德形而上学》德性论导论中,出现了一个有争议的术语:endliche heilige Wesen。按照流行的译解,这是指与“无限的神圣存在者”(神)相对的“有限的神圣存在者”。关于该术语,国内学者有如下几种理解: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所有人;达...
关键词:德性论 神圣存在者 有限的 终极的 
迷失的“路标”——海德格尔《论■的本质和概念》评析
《人文杂志》2020年第1期54-63,共10页邓晓芒 
海德格尔力图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中为形而上学寻求其原始根据,以便由这一根据出发来"克服"传统形而上学,并开辟一条另类的存在论之路。为此他分析了亚里士多德的φuσ■一词在希腊文中的原始含义以及与其他一系列关键词汇的关系,...
关键词:形而上学 φuσ■ 目的论 解蔽 存在和存在者 
解构与过度诠释——试论海德格尔的阐释方法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9年第1期361-383,共23页余睿 
从研究德国观念论,尤其是从研究康德的学者们那里,常常能够听到有人指责海德格尔过度诠释(暴力阐释)康德的作品。类似的指责也出现于哲学史研究的"同行"们在看待他对尼采、荷尔德林等人的思想的阐释之时。本文试图根据海德格尔在其著作...
关键词:海德格尔 存在论 形而上学 康德哲学 存在者 阐释方法 
被给予性的现象学与第一哲学被引量:2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9年第2期326-361,共36页让-吕克·马里翁 朱刚(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法国现象学中的激进主义研究:列维纳斯、德里达与马里翁”(批准号15AZX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论哲学中的首要"第一哲学"的主题无论多么陈腐,这一主题都始终充满了重要性——既是实在上的也是象征上的重要性——甚至充满了论争与激情。对此也不必惊讶,因为对一种"第一哲学"的要求,对其同一性和其建立的决定,从来都不是可选择...
关键词:第一哲学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胡塞尔 存在论 现象学 存在者 
伦理学与第一哲学被引量:1
《伦理学术》2018年第2期1-16,共16页邓安庆 
本文探索伦理学与第一哲学之关系,目前学界有两种根本对立的看法,一是认为伦理学与第一哲学根本没有关系,'亚里士多德在说第一哲学时根本不谈伦理学,伦理学是经验科学';二是大家知道,法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列维纳斯提出了'伦理学是第一哲...
关键词: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德性论 第一哲学 存在者 伦理关系 人的本质 形而上学 
一个房间里的沧海桑田
《方圆》2017年第21期64-65,共2页廖伟棠 
“为什么在者在,同时无也无处不在?”这是我对哲人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里那个大哉问“为什么在者在,而无不在?”的文学性发挥。回答出这个问题,甚至只是提出这个问题,也许就能稍微缓解一下漫画《这里》(Here,作者Richard Mc...
关键词:房间 桑田 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 《这里》 文学性 在者 漫画 
爱与争:海德格尔的赫拉克利特解释被引量:1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2016年第1期147-171,共25页张振华 
一海德格尔与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哲学中极具魅力的一个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吸引力,就像他的风格之晦涩一样,总是挥之不去。这是一个掷地有声的哲人的价值之所在,它见证了那些在时间中会反复展开和重演的东西。根据第欧根...
关键词:爱与争 第欧根尼 存在者 残篇 相信自己 权力意志 存在论 形而上学导论 西方哲学 解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