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命

作品数:150被引量:672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勇冯建军舒宗礼渠敬东王华倬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式家具价值演变视角下王世襄收藏研究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5年第1期112-116,共5页吕宁茁 袁傲冰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BA263)。
研究主要关注明式家具在20世纪的价值改变及背后的收藏因素。文章依托于文献梳理,试在中国美术收藏史研究中引入“物的文化传记”理论对物品价值历程的讨论。以王世襄的收藏、研究为线索和着眼点,观察明式家具在原始语境和新语境中价值...
关键词:明式家具 王世襄 物的社会生命 价值变迁 中国美术收藏史 
社会心态的现代性色彩——以关于《金翼》的三个问题为例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124-134,共11页孙飞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对中国大学生群体社会心态的精神分析维度研究”(21BSH027)。
如果以一种反向阅读的方式来理解《金翼》这一文本,则可以通过三个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为理解现代意义上的焦虑和抑郁问题提供另外一种视角。这种反向阅读是指把《金翼》中的人物置于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社会变迁史背景下,并且将其和当时...
关键词:金翼 焦虑 青年 社会生命 
从心性的艺术表达到作品的社会生命创造:基于《莲花》的舞剧创作实践反思
《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钟佳岐 
2024年度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舞剧《丝路花雨》的社会学研究”(项目编号:WDWHYS2023YB23)阶段性研究成果。
《莲花》作为近年来受到业界众多好评的舞剧之一,其成功背后有着自身独到的创作实践思路,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为舞剧创作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立足于对《莲花》演创人员的田野调查,采用舞蹈人类学文化生产的思路对其进行了分析。传统舞剧创作...
关键词:《莲花》 舞剧创作 舞剧社会生命 文化资本 
社会生命的再启蒙——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社会学观察
《学术月刊》2024年第5期123-134,共12页张巍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德国古典社会学中的共同体思想研究”(21CSH004)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对思想界产生过总体影响的一部经典著作。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说,《手稿》从关于社会本体的思考探入社会内部,由社会学的经验感与历史感出发,基于人的社会性生存...
关键词:社会生命 再启蒙 政治经济学 经验感 历史化 
“圣物之灵”的消解与流转:潮汕弃置神像的生命史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4年第2期141-152,156,共13页陈丹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物的社会生命’视域下的潮汕神像研究”(GD20XSH07);广州美术学院2021年学术提升计划“民俗物的‘社会生命史’:以潮汕神像为中心的民族志研究”(21XSB30)。
作为圣物的神像可能面临被弃置、更换的命运。既往对弃置神像的研究聚焦于其仪式仪轨及家庭生活中的弃像行为,缺乏对不同层面的行动者如何参与其中、“圣物之灵”如何运作的追踪。在潮汕乡村,公庙、家庭、造像师等都可能弃置、更换神像...
关键词:物的社会生命 弃像  圣物 
论“银龄教师”的三重生命向度被引量:1
《现代远距离教育》2024年第2期90-96,共7页叶长胜 马丽华 李家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继融通’服务老龄社会的路径与机制研究”(编号:BJA220248)。
银龄教师在“老年”与“退休”的生命处境中“退岗不退教”,是其多重生命的“舒展”与“充盈”。自然生命内含着生命健康的关切、生命需求的满足和生命经验的积淀,社会生命体现着社会关系的更新、社会记忆的强化和累积性资源的发挥,精...
关键词:银龄教师 自然生命 社会生命 精神生命 教育生活 生命自觉 
家祭、礼俗互动与汉人的精神世界——以云南腾冲汉人家祭活动为阐释对象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宣朝庆 李聿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社会学视阈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逻辑研究”(23&D173)的阶段性成果。
平民家祭是浸润伦理精神的礼仪实践,关乎社会善治与生民立命。通过考察云南腾冲汉人家庭祭坛“家堂”的社会构成与伦理内涵,讨论儒家式家祭与日常生活规范及实践之间的关系,发现祭祀“天地君亲师”、家宅之神和祖先,是国家礼制、儒教礼...
关键词:家祭 天地君亲师 礼俗互动 社会生命 
探寻·阐释·揭示:马克思生命观的三维探析
《新丝路》2024年第1期108-110,共3页李凯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批判与重塑:马克思全球空间理论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空间建构”(项目编号:XJ2022G028)。
对于生命问题的探讨,古今中外从未停止过。文章以马克思生命观为主线,通过探寻被遮盖住的马克思生命观,阐释马克思生命观的基本内容,揭示马克思生命观对我们的启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马克思生命观的指引,树立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在实践活...
关键词:马克思生命观 社会生命 现实的人 实践 
关联与共享:多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社会生命历程——基于青海省河湟刺绣的分析被引量:1
《青海民族研究》2023年第4期172-180,共9页王淑琴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赓续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批准号:22BMZ075)阶段性成果。
传统手工艺是造物的文化,人类通过“造”的行为赋予物以意义,而物本身也能够反映出特定的社会情状,人与物构成了交互主体性关系。以阿帕杜莱的“物的社会生命”理论关照河湟刺绣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其在日常生活、非遗语境和市场领域中...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 多民族 物的社会生命 河湟刺绣 
壮锦:作为礼物的社会生命史变迁被引量:1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16-122,共7页廖明君 李妮 
在壮族传统社会中,壮锦与壮族民众重要的人生礼仪密切相关,尤其在新生儿满月酒和女性婚礼仪式上,壮锦背带和壮锦被面作为礼物连接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丰富的人类情感。在这一过程中,人、神、物三者融会贯通,呈现出一种混融状...
关键词:壮锦 社会生命 壮族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