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行为

作品数:208被引量:31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庞丽娟叶子罗国芬蔡玉军颜洁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幼儿游戏中的社会性行为及其教育研究
《社会科学前沿》2024年第12期514-519,共6页何双密 
幼儿游戏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教育环节,而幼儿游戏中的社会性行为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幼儿游戏中的社会性行为及其教育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性行为,以促进其全...
关键词:幼儿游戏 社会性行为 幼儿教育 
重新发现杜威:学校社会心理学中的心智化教育进路
《教育科学研究》2024年第11期83-89,共7页高奇扬 魏佳锋 陈巍 
2020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新兴交叉学科重大扶持项目“他心直接感知的神经哲学基础与实验研究”(21XXJC05ZD);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心理理论对儿童隐喻理解的影响及其提升研究”(20YJCZH033)的阶段性成果。
实践中的学校教育仍然忽视着一个世纪前杜威的忠告,即忽视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倾向。学校社会心理学旨在探索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社会性行为,并反思社会场域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其中,心智化作为一种个体对自己或他人心理状态进行推理,从而理...
关键词:杜威 学校社会心理学 心智化教育 学习 社会性行为 
混龄养育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的案例分析
《儿童与健康》2024年第9期65-67,共3页冯书阅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其身心健康和未来成长至关重要。儿童福利机构往往通过采用混龄养育方式,以培养儿童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得以学习自我表达、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并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本研究发现,混...
关键词:培养儿童 儿童福利机构 混龄 儿童社会性发展 自我表达 幼儿社会性 案例分析 养育方式 
考虑社会性行为的自动驾驶运动规划研究综述
《机械工程学报》2024年第10期112-128,共17页高镇海 于桐 孙天骏 
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231007538181742);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451230411061);吉林大学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自由探索(CAIRIZT202201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2-JCXK-24);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DK12023A05)资助项目。
目前自动驾驶技术正处于从园区内示范运营向开放场景的大规模市场应用过渡的关键阶段。自动驾驶车辆若想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必将与人类驾驶的车辆在道路上长期共存,这势必会产生大量的交互场景,而如何恰当地与人类驾驶的车辆进行交互...
关键词:自动驾驶 社会属性 运动规划 交互行为 混合交通流 
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缓解青少年抑郁问题
《青春期健康》2024年第9期85-85,共1页潘玉莹 
青少年压力内化会引发抑郁问题青少年群体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或产生负面心理,在不良因素的长期影响下,非常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学历和优异成绩逐渐成为社会竞争的优势条件,在这样的形势...
关键词:社会性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养方式 负面心理 不良因素 青少年群体 家长会 身心发展 
熊蜂的社会性分工
《中国蜂业》2024年第1期44-46,共3页刘玉玲(编译) 徐凯(编译) 何金明(编译) 孙智禹(编译) 杜亚丽(编译) 蒋海宾(编译) 牛庆生(编译)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44-SYZ4)。
熊蜂具有浑身鲜亮的绒毛,体型粗壮、行动缓慢、性情温顺,在花丛中悠闲的飞行,人们很容易被它“可爱”和“美丽”的外表所吸引。但在巢内,熊蜂群组织松散,蜂蛹、蜂巢和幼虫随意排列。而且内勤蜂经常在巢内和靠近蜂巢的地方排泄,所以蜂群...
关键词:熊蜂 蜂巢 蜂蛹 社会性行为 寄生虫 花丛中 内勤蜂 蜂群 
巧妙应对“自我意识期”的幼儿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3年第10期25-25,共1页鲜冬梅 
2岁左右,幼儿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会认为什么都是“我的”,此时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物权概念,对其形成适宜的社会性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场景一:活动结束,橙橙(2岁4个月)正将操作材料送回家。在她前面的牛牛一个转身,不小心将橙橙手中...
关键词:社会性行为 操作材料 自我意识 幼儿 巧妙应对   
父母依恋、婚姻质量与幼儿依恋的关系研究
《新智慧》2023年第10期87-89,共3页姬芳芳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课题编号:20JK0136)阶段性研究成果
幼儿依恋是John Bowlby最早提出的,是幼儿早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它是指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已有研究发现,幼儿与父母的依...
关键词:社会性行为 情感关系 社会关系 父母依恋 婚姻质量 照料者 依恋关系 情绪情感 
立足社会实践探究,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教育》2023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幼儿阶段是形成社会性行为的关键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其未来人格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性培养能帮助幼儿及时疏通和转移不良情绪,促进其社会情感的提升,实现健康全面发展。但幼儿的社会性学习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
关键词:社会性行为 幼儿阶段 实践探究 社会性学习 自我认识 亲社会行为 立足社会 不良情绪 
研究揭示一种病原微生物改变宿主社会性行为的机制
《海南医学》2023年第3期F0004-F0004,F0003,共2页海南医学编辑部 
某些病原体、寄生虫和病毒拥有操纵其宿主的能力。这种情况在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植物中都普遍存在。例如,细菌病原体使用包括改变宿主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和免疫相关蛋白等几种策略来劫持植物宿主的生理机能,使其自身受益,同时...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 宿主植物 社会性行为 非挥发性 生理机能 昆虫媒介 病原体 寄生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