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意识

作品数:129被引量:11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庆典郑宝珍陆秋琛谢宗豹袁蕙芸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晓庄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厦门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个意识”链接听评课的智慧
《华夏教师》2019年第18期5-6,共2页沃丽萍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一直存在着效率低下,收效不大的状况。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听评课智慧不够。本文结合自己教研组的活动实践,探讨听评课中必须具备的“四个意识”、四种智慧,从而促使教研活动高效开展。
关键词:生本意识 标准意识 环节意识 重构意识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方式构建生本课程体系
《进展》2019年第2期60-61,共2页白莲 
生本教育就是一种理念,我们为此能思想到多远,就能走多远。在理趣课堂这种令人兴奋不已的教学里起作用的是什么呢?是我们对儿童认识的改变。我们在大量的事实中看到了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对于人类发展的最可宝贵的继承,就在于有学...
关键词:生本意识 理趣课堂 创造条件 
树立四种意识,铸造高效课堂被引量:1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年第6期28-28,共1页顾颖 
教材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核心载体,课堂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阵地。因此,利用教材引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就成为学生感知文本内涵、发展核心能力的推手,其效益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树立...
关键词:课标意识 文体意识 生本意识 课时意识 
习作教学要有“生本意识”——与张祖庆老师同课异构教学有感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6年第10期60-61,共2页王青枝 
7月25日,我有幸参加了成都行知写作教学研习营的学习,更有幸的是能跟张祖庆老师一起同课异构,执教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习作课《看图片报道写故事》,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关键词:同课异构 习作教学 张祖 小鸭 青年报 教学情境 最近发展区 小学语文课 人教版 绘声 
深化生本意识,构建简约课堂被引量:1
《内蒙古教育(B)》2016年第4期49-49,共1页赵蔚 
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学内容和环节过于"丰满",导致课堂时间不够用。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笔者认为是"生本意识"淡薄。改变这种现象,需要为课堂教学"减肥",打造基于生本意识的"极简主义"课堂。
关键词:极简主义 简约课堂 生本意识 
结果-过程-结果:基于现场的课程策略逆推教研
《基础教育课程》2015年第13期14-16,共3页卢臻 
在评课、议课上从学生学习的证据入手,“倒推”教师课程策略选取、教学目标设置等存在的问题,不仅能让教师深切意识到课程策略与学生学习的密切关系,建立课程意识和生本意识;还能使其逐步掌握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相关内...
关键词:课程意识 教研 现场 生本意识 教学设计 目标设置 专业能力 一体化 
学案导学式课堂上如何落实生本理念
《杂文月刊(下半月)》2015年第4期102-102,共1页付艳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4年修订版)多处凸显了浓厚的生本意识,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
关键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生本理念 导学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 课堂 学案 生本意识 语文学习 
特色学校建设必须坚持“生本”意识——探寻义务教育学校特色建设出发点
《新校园(中旬刊)》2015年第3期166-166,共1页张玉祥 
教育要适合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学生发展服务。特色学校建设必须以学生为本,树立"生本"意识,包括学生需要意识、学生差异意识、学生多元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等。要把特色学校的建设寓于教育发展的一般过程之中,打造教育发展的新常态,在...
关键词:学校特色 学生意识 生本意识 
构建生本课堂要做到“四高五忌”
《甘肃教育》2013年第18期62-62,共1页张发贤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生本课堂要求教师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兴趣,从而让学习过程成为学...
关键词:生本课堂 生本意识 高效意识 课前准备 能力训练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被引量:1
《学生之友(最作文)》2012年第12期41-41,共1页张学政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本,语文课程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现实环境为基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兴趣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初中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关键词:生本意识 个体差异 自主合作 探究评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