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美

作品数:1037被引量:106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潘知常范藻刘伟姚全兴封孝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贵州大学四川文理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尘埃中绽放的花——论太清词的生命意识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3期111-116,共6页谢亚瑾 
顾太清是清代重要的女性词人,其词作表现出了对生活本身的关注和对生命形而上的思考,具有浓厚的生命美学特征。用生命美学的视域观照太清词作,发现其中具有独特的生命意识。太清词的生命意识包含对时间的思考。时间有限,但通过瞬间的生...
关键词:太清词 生命美学 生命意识 终极关怀 
论王蒙小说《霞满天》的生命美学意蕴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3期26-28,共3页刘茵 曾葵芬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新时代银发写作群研究》(GD24XZW16);湛江科技学院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新时代银发写作群研究”(ZKXJKY2022012);湛江科技学院2022年第二批校级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国现代文学与写作教研室”建设(ZLGC-2022369);湛江科技学院“品牌提升计划”2023年线下一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I》(PPJHYLKC-2023633);湛江科技学院“专创融合”教育教学案例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ZLTS2024012ALK)和汉语言文学专业(ZLTS2024013ALK)“专创融合”案例库的阶段性成果。
银发作家王蒙紧追时代热点话题,用作品反映现实,关注群众呼声。在小说《霞满天》中,王蒙构造了一个极具有生命力的精神世界,深度关注人类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对人类最深层的生命意识进行了探讨。作品中蔡霞的生命轨迹及其晚年对生命的豁...
关键词:王蒙 《霞满天》 生命美学 生命礼赞 
千古书生穿越时空的对酌——《项脊轩志》生命美学视角的教学探索
《中学语文》2025年第5期55-57,共3页顾华飞 
珠海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23年度资助项目“美育视角下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3HGHKT030)研究成果。
作为经典的文言散文,《项脊轩志》不仅呈现了从容优雅的表达方式、“文道合一”的创作主张,还糅合了作者的生命意识及其生发成长,据此,教学中可以尝试借助生命美学的理论,引导学生同作者与不同时期的自己进行超然对话,在这一过程中丰盈...
关键词:《项脊轩志》 生命美学 生命意识 超然对话 
生命美学不属于后实践美学再论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270-290,共21页潘知常 
关于生命美学不属于后实践美学(时期、思潮),在“摆事实”之后,随之而来的,还必须是“讲道理”。事实证明:生命美学自身的理论思考也是“首创+独创”,不仅“时间上在先”,而且也“逻辑上在先”。早在1985年,生命美学就已经摒弃以“实践...
关键词:生命美学 后实践美学 超越美学 逻辑上在先 首创 独创 
生命美学视域下的教育艺术及其审美维度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114-120,共7页夏泉源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4年度一般项目(GD24CJY40)。
生命美学是关注人生成为审美的人的艺术。生命承载着“教育艺术”这个词的权能和尊严,生命美学则为教育实践架起了一座直抵生命存在艺术之桥。将教育实践置于生命美学视域之下,能更好地揭示教育何以能通过生命、朝向生命、提升生命而成...
关键词:生命美学 教育艺术 生命表现 教育想象 审美阐释 
中西互鉴视阈中潘知常的生命美学再思考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2-48,共7页杜璇 孟焱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的浪漫诗在中国的批判性接受与本土化重构——以皖南现当代诗作为核心”(2022AH051548);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科研创新团队项目“《淮南子》译介传播及中西文化交流研究创新团队”(2023AH010052);2023年度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变译理论视域下的豆腐文化译介研究”(2023AH051525);2024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科研计划编制重点项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徽文化外宣翻译研究”(2024AH053246)。
中国美学名家潘知常从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精神“生”“情”“境”出发,构建了“生命视界”“情感为本”“境界取向”的“情本境界生命论”“美学体系”。他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广泛吸收借鉴中外美学、文学、哲学思想宝库,打通古今,融汇中...
关键词:生命美学 生命本体 情本境界生命论 艺术与审美 
中国民歌演唱的多重审美:技巧美·文化美·生命美
《韶关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93-98,共6页王亚楠 
安徽师范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项目(hhkc2020019)。
民歌的美是多样的,独特的曲调、节奏、歌词传达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民的精神气质、道德品格,聆听中国民歌不只是感受歌声、词曲之美,同时还应体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独特精神世界,并由此满足听众的审美体验和精神追求。民歌的...
关键词:民歌之美 方言 独特的唱腔 文化美 生命美 
生命美学视角下幼儿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中国民族博览》2025年第1期217-219,共3页杨春梅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幼儿教育日益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重视,特别是美术教育,更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感知、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塑造幼儿的审美素质和生命观念的关键环节。但是,传统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模式,过分强调技能、作品,...
关键词:生命美学 幼儿教育 美术教育 模式 
向日葵的微笑,见证生命美学
《今日教育》2025年第1期76-77,共2页秦波 
故事的起点,定格在2015年的那个春天,那是一个关于梦想播种、自然拥抱与童心绽放的季节。当第一颗向日葵的种子被温柔地植入童心园的沃土之中,对未来的一份期许被深深埋下,一场关于自然与童心和谐共舞的教育探索亦悄然启程。那时的我们...
关键词:教育探索 生命美学 向日葵 童心 亲密无间 微笑 成长路上 绽放 
生命美学对美学本体论建构的贡献——兼评潘知常教授生命美学思想
《上海视觉》2024年第2期33-38,共6页潘端伟 
202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神经认知科学的美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立项编号C2-2020061)成果。
后现代思潮下,“美学终结”论甚嚣尘上,美学“去本质主义”悄然盛行,美学本体论也被消解了。生命美学学派坚守本体立场,重新确立美学本体论建构方向。生命美学厘清“美学问题”的症结,阐释了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重构人文学美学范式。...
关键词:生命美学 本体论 美学化 人文化 潘知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