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科学

作品数:154被引量:24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德昌张守凤惠树鹏武杰周丽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黄河科技学院济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教育理论与实践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信息化时代的知识互动与常识共享——势科学与信息动力学理论视角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年第18期13-15,共3页李德昌 张守凤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信息及其相互作用的人才成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771103)的研究成果
如果将“生活常态”中得到的知识叫“常识”,那么在信息化社会,学习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常态”,所以,能够学会的、又被公认的且不被知识产权所保护的知识就成为信息化时代意义上的“常识”。按照势科学的逻辑,消息的有序是信息,信息的...
关键词:常识 知识 创新 知识共享 知识互动 常识共享 势科学 学习型社会 
创新型人才成长机制与教育路径研究——基于势科学与信息动力学理论被引量:3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33期9-11,共3页周丽华 
2018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信息动力学的创新型人才教育模式变革研究"(项目编号:18A880018)的研究成果
从势科学与信息动力学理论来看,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形成遵循"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的势增原理,实现创新思维的跃进、创新知识的有序、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及创新素质的成群。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遵循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特性,并通过思维导...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成长机制 势科学与信息动力学 思维导势 教育蓄势 课堂造势 
基于信息及其作用机制的教育原理创新与理论范式变革——势科学暨信息动力学视角被引量:2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22期30-33,共4页李德昌 胡大白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信息及其作用机制的二十一世纪管理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BGL001)的研究成果
教育过程即人才成长过程,是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从势科学暨信息动力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学研究的核心要素信息=差别×联系,具有倒数的本质。差别和联系这两个教育要素构成了教育的绩效函数。教育学进行科学化研究的根本路径,就是...
关键词:势科学暨信息动力学 信息 差别 联系 教育过程的绩效函数 
基于势科学理论的集约型教育及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机制被引量:3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第10期25-28,共4页宋红霞 李德昌 刘仲春 
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信息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教育动力学研究--势科学暨信息动力学视角>(项目编号:13YJAZH039)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招生面试环节的考察表明,当前中学生的创新潜质不足,创新潜在人才存在危机。加强集约型教育教学,关注感性与理性的对称化教育、科学与艺术的对称化教育、教育信息与知识结构的对称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
关键词:集约型教育 对称化理论 创新人才 感性与理性的对称化 科学与艺术的对称化 教育信息与知识结构的对称化 
对称化教育和对称化素质——势科学视角下的人才竞争战略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12期3-6,共4页李德昌 
教育部2009年度规划基金项目<信息人管理学--势科学视域中的管理动力学>(项目编号:09XJA630002);西安交通大学纵向人文社科类基金项目<势科学理论研究>(项目编号:sk20110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根据势科学理论,世间万物正是利用对称性生产和建构了最大的信息量与信息势,从而有效地参与生存竞争。与此同理,对称化的人才素质在参与社会竞争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教育过程中信息相互作用机制即势科学机制,信息化社会人才素质竞...
关键词:势科学 对称化素质 对称化教育 人才竞争 素质教育 
教育质量提升的对称化教育路径——势科学视角被引量:1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期3-6,共4页李德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信息人管理学--势科学视域中的管理动力学>(项目编号:09XJA6300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从势科学视角来看,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是有效地生产教育信息量、营造教育信息势。而对称化教育,即"感性与理性的对称"、"理论与实践的对称"、"直觉与逻辑的对称"、"知识与抽象的对称"、"学习与探索的对称"和"系统性学习与渗透式学...
关键词:势科学 对称化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