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

作品数:9001被引量:312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雷杜贵晨许勇强张同胜王学泰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名著阅读专题作业设计谈——以《水浒传》“专题探究”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32期17-20,共4页谌艺玲 
湛江市中小学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重点项目“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必读名著阅读作业设计研究”(课题编号:2022ZJZD016)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水浒传》"专题探究"阅读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选用目标导向、情境创设、纵横关联三条路径进行名著阅读专题作业设计,聚焦作业的科学性、实践性、合理性,开展专题探究与深度研讨,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进阶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名著阅读 作业设计 《水浒传》 
影视资源在《水浒传》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26期47-49,共3页张军 
部分学生"连滚带爬""跌跌撞撞"地完成《水浒传》初读以后,兴味索然,不愿意再读.在《水浒传》阅读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引入影视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多角度地评析人物,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持续深入地读下去.
关键词:影视资源 《水浒传》 阅读教学 
以项目化学习推进《水浒传》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28期26-28,54,共4页项挺挺 
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水浒传》为例,从逆向设计、整体规划、亲历学习、过程可视四个方面探寻在整本书阅读中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具体策略,以项目化学习的"真实性"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跨学科"拓宽语文学...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 整本书阅读 《水浒传》 跨学科 
学习支架:撬动项目学习的支点——以《水浒传》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4年第6期46-49,共4页魏炜峰 
学习支架是撬动名著阅读项目学习的核心力量,分为情境、任务、策略和评价四种类型。情境支架可以消除心理隔膜,激发阅读名著的内驱力;任务支架可以凸显名著特质,生发知识运用的建构力;策略支架可以激活阅读思维,导向高阶的思考力;评价...
关键词:项目学习 名著阅读 学习支架 《水浒传》 核心素养 
以策略助推深读之行——《水浒传》读中推进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43期60-62,共3页崔庆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学生读整本书,而整本书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导读”。“激趣一推进一展示”是合理、高效的导读思路,三步融通,步步深入,而读中推进尤其需要策略的支持,形成行之有效的读中推进课。文章以《水浒传...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 深度阅读 推进课 策略 
项目式学习:《水浒传》教学路径探幽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32期63-65,共3页刘薇 卢鑫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真实问题为驱动、以合作探究为主线、以成果展示为结晶的有效教学模式,能推动名著阅读落到实处。如以“《水浒传》名著阅读之人物研修”为例,教师可依托项目,从确立目标、指导学法、创设情境任务、学习探究及多元评...
关键词:《水浒传》 项目式学习 名著阅读 人物研修 
从深层次阅读活动看点面结合的阅读策略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34期14-16,共3页刘翠容 
以《水浒传》为例,运用点面结合策略分四个层次逐层深化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思维质量:由点到面,理清整本书的架构和内容;以点带面,探究小说主题思想;由面聚点,把握典型人物形象;由点拓面,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点面结合 整本书阅读 深层理解 《水浒传》 
用"联结"打开《水浒传》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34期29-31,共3页王炳海 
如何拉近学生与古典名著的心灵距离,切实提升名著阅读的教学质量,是教师在名著教学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联结"的阅读策略,从"文本—文本""文本—读者""文本—世界"三条路径入手,丰富阅读形式,将...
关键词:《水浒传》 联结 阅读策略 名著阅读 
“求同”“探异”读《水浒》--整本书阅读选点例谈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26期23-25,共3页朱燕 
新课标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书品位。读整本书如解剖整头牛,要做到游刃有余,必定要切中肯繁。在《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从“同”和“异”两处关键点切入,以点带面,把握整体,以面促点,品味独特个体。
关键词:《水浒传》 整本书阅读 教学选点 求同 探异 
怎样欣赏林黛玉的“泣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25期17-18,共2页李煜晖 
现代汉语一般说“哭泣”,而不说“泣哭”。授课教师大约受到《水浒传》写妇人之哭的启发——“有泪有声谓之哭,有泪无声谓之泣,无泪有声谓之号”,遂在讨论林黛玉时,把“哭泣”说成“泣哭”。林黛玉“泣”多而“哭”少,且由“泣”到“哭...
关键词:林黛玉 授课教师 现代汉语 《水浒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