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

作品数:1405被引量:69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智荣何茂活刘忠华雷黎明薛克谬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释“景”
《语文学习》2012年第7期121-122,共2页曾坤 
关于“景”的解释五花八门,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景翳翳以将入”为例:有人将“景”解释为日光;有人说应该通假为“影”,指影子;还有人认为这不是通假字.古代的“影”就写成“景”,应该是“景”同“影”,为影子。究竟该...
关键词:“景” 《归去来兮辞》 通假字 陶渊明 影子 
语文教材文言文通假字的注释问题
《语文学习》2011年第7期127-129,共3页罗小如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通假字注释用语一般用“某通某”,有时也用“某同某”,还出现过“某,某的古字”,样式较多,这使得教师和学生难以把握其中的区别。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 通假字 文言文 注释 学生 教师 
“景”是“影”的通假字吗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11年第2期50-50,共1页熊言安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有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二)和杜甫《阁夜》两首诗。关于“荡荡空中景”一句中的“景”字,教材的注释是:“景,通‘影’,月光。”(教材第19页)关于“日暮阴阳崔短景。”一句中的“景”字.教...
关键词:“景” 《杂诗十二首》 通假字 中国古代诗歌 《阁夜》 散文欣赏 教材 陶渊明 
“争渡”的“争”应怎样解释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47-47,共1页杨焄 
问: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争”的音义应如何处理?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通假字,同“怎”,当“怎么”讲:有人认为不应读为“怎”.“怎”只是对“争”的意思的解释;还有人认为课文注释...
关键词:《如梦令》 “怎么” 课文注释 李清照 通假字 
通假不能“假”
《语文学习》1999年第3期21-21,共1页张如彬 
关键词:古汉语 通假字 初中语文教材 义项 古代汉语 王力 字典 区别字 引申义 旋转 
“永锡难老”的“锡”读什么
《语文学习》1997年第12期10-10,共1页于庆 
在高中语文第一册《难老泉》一文的结尾,吴伯箫写道:"永锡难老,记忆还是新的。"备课中,笔者对该句中"永锡难老"的"锡"字的读音产生了疑问。课本对"锡"字的注释是:"通赐,赐给。"根据文言文通假异读规则,在这里,"锡"字应读"ci"。而《现代...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汉语词典 难老泉 文言文 通假字 记忆 备课 异读 注释 结尾 
“拂士”辨解
《语文学习》1996年第7期21-22,共2页刘春阳 
初中语文课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教材注为:"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弼。"自古至今的《孟子》注家,也都把句中的"拂"作通假字解释,认为"拂"应读为"bì...
关键词:拂士 孟子正义 通假字 语文课文 君主 解释 荀子 安乐 注家 教材编辑 
成语中古汉语的词汇特点被引量:1
《语文学习》1996年第6期35-37,共3页赵永毅 
成语多,是汉语的一个特点,也是汉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一个有力佐证。显然,汉语中的大部分成语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其中保存了不少古汉语的特点,这是学习现代汉语时应该特别注意的。无疑。
关键词:成语词典 词汇特点 现代汉语 中古汉语 汉语词汇 通假字 单音词 历史悠久 古今字 文言虚词 
“虾蟆蛙蝇”,“蝇”为何物?
《语文学习》1995年第8期18-19,共2页马长明 
高中语文第三册《当说必说》一文中,引用了《墨子间诂》里的一则故事: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而鸣,舌干擗,然而不听。今鹤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关键词:高中语文 墨子 振动 故事 苍蝇 子曰 两栖动物 第三 引用 通假字 
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
《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20-21,共2页熊江平 
文言的阅读,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看主要是语法和词汇方面,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文言是用汉字写的,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
关键词:词汇 通假字 语法 文言文阅读 现代汉语 古今词义 能力训练 障碍 汉字 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