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说

作品数:126被引量:1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向世陵陈来唐文明乐爱国郭园兰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朱子的哲学世界》
《当代电力文化》2024年第7期104-104,共1页
《朱子的哲学世界》是陈来先生近十余年关于朱子学的文章结集,是其回归朱子的厚积总成之作。正文十六篇,涵盖对朱熹经典文本与思想,对东亚及近代学者研究朱子学成就的讲说与评述。前五篇分别考察朱熹“仁说”“克斋记”“太极解义”等...
关键词:朱子学 文本研究 陈来 朱熹 太极解义 仁说 近代学者 经典文本 
以气活理与尽心为实:船山对朱子、阳明仁说的反思与发展
《原道》2024年第1期237-252,共16页汪美玲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王船山仁学思想研究”(CX2023039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王船山孝道思想研究”(21FZXA002)阶段性成果
仁之内涵的发展与纠偏总是环环相扣。朱子为解决从境界与知觉言仁的弊端,主张以“心之德,爱之理”言仁,将仁“天理化”,但也存在着将仁形式化、外在化的危险。阳明为解决朱子“天理化”之仁的问题,一以良知为依,却又出现仁之标准主观化...
关键词: 王船山 朱子 阳明  
张横渠的“民胞物与”说与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说合论
《哲学动态》2024年第3期50-59,126,共11页钟治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方王门后学研究”(编号19BZX067)的阶段性成果。
张横渠的“民胞物与”说与王阳明的“万物一体之仁”说皆本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仁民爱物”诸说,因而在表述形式和义理内涵上颇为相似。二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横渠从宇宙生成演化的终极本体(太虚、天)上寻找平人与他者及万物的界限...
关键词:民胞物与 万物一体之仁 大心尽物 致良知 无我无欲 
朱熹“仁”“公”关系的体用之辩--兼论与程颐“以公言仁”说之异同
《今古文创》2024年第5期52-54,共3页姚艾佳 
面对佛老二学的挑战与重建仁学传统的要求,朱熹针对程颐“以公言仁”说,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性体层面诠释了“公”为“仁体”之显现。“公”自“理”出“,仁体”只有具备“公”的性质去除私欲,才能推至天下作为一种普遍意义的德...
关键词:朱熹   体用 程颐 以公言仁 
论陈淳的仁说
《朱子学研究》2023年第2期123-137,共15页牛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司马光疑孟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CZX027)阶段性成果;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宋元《尚书》学研究”(项目编号:JD19080)阶段性成果。
陈淳(1159—1217),字安卿,学者称其为“北溪先生”,福建漳州龙溪人。尽管拜入朱子门下时间较晚,且亲炙于朱子的时间并不长,但陈淳却以严谨笃实、恪守师训而成为朱子晚年最为重要的弟子之一。陈淳对朱子学术发展的重要贡献,体现在陈氏对...
关键词:仁学思想 陈淳 朱子 谢良佐 吕大临 陆九渊 杨简 福建漳州 
朱子“仁”思想之探微——以《仁说》文本为考察
《西部学刊》2023年第24期154-157,共4页康福鑫 
“仁”这一概念在朱子的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仁说》是朱子专门论述“仁”思想的文章。朱子认为“仁”的生成是上贯于天地之心,并可追溯到《周易》的核心价值“生”,以此确保了“仁”的价值内涵。而“仁”在其后的运化过程中又...
关键词:  生生 天地 
仁之实与仁之端——《孟子》仁说发微
《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23年第11期20-28,共9页吴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AZX010)。
在《孟子》中,有“仁之实,事亲是也”和“侧隐之心,仁之端也”两种说法,都是理解其仁说的重要命题,但这两种表述却有相当大的差异,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与区别,是理解《孟子》仁说的一个重要入手点。孟子对仁之实的讨论,是在文质论的...
关键词:亲亲 节文 侧隐之心 怨慕 扩充 
正谊明道视域下的董仲舒仁说探析
《中国哲学史》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姜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仁学发展史(多卷本)”(项目编号:19ZDA024)阶段性成果。
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常常被视为儒家“义利之辨”的代表性观点,然而此命题的提出实由“越有三仁”的话题所引出,本为论说“仁人”之标准而言。故必须从董仲舒的仁说出发,才能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其“正谊明道”原初...
关键词:董仲舒   正谊明道 义利 
儒家如何不法家——孔子“听讼犹仁”说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2023年第3期71-80,共10页武树臣 
《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当为“吾听讼犹仁也”。“听讼犹仁”反映了孔子的五条诉讼理念:一,两造必备,不可片言折狱;二,注重证据,杜绝无实之辞;三,法官以证据为依据做出裁判,以使诉讼双方息讼服判,回归正常生活;四,法官要时时记...
关键词:听讼犹仁 片言折狱 无讼 至善 平天下 
朱子对“离爱言仁”说的批判与辨正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8期84-89,共6页郭园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宋明理学仁礼关系诠释及其理论价值研究”(编号21BZX079)的阶段性成果。
朱子对“离爱言仁”说的批判,学界多有关注,但不曾结合仁、爱的分合关系和心性、工夫论的内在关联等内容进行专门考察。朱子的心性论与其工夫论关系密切,其心性哲学为其工夫修养提供理论基础。在己丑之悟后,朱子通过新建“心统性情”之...
关键词:离爱言仁 批判 辨正 理学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