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

作品数:671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会昌关颖关丽丽戚树生张献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心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有苗不愁长——育儿教子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是关键
《心理与健康》2024年第11期57-57,共1页高文斌 
中国有句俗语,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经验规律。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早期发展是关键时期。中国人一直非常重视孩子的成一育儿教子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是关键长,并早早地认识到这一点。一提到孩子的成长,现...
关键词:身心发展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 尊重孩子 经验规律 现代心理学研究 儿童早期发展 育儿教子 关键时期 
别样的星星 别样的闪亮
《中国学校体育》2024年第10期95-96,共2页孙业远 
当今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特殊”儿童越来越关注,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所教班级中就有几名随班就读生,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星星”,尽管不是每一颗都一样闪亮,但他们同样重要。作为教师,应理解孩子...
关键词:随班就读生 尊重孩子 倾听孩子 学生心理健康 班级 闪亮 星星 兴趣 
尊重孩子,但不迁就
《家庭》2023年第12期10-12,共3页梁慧桥 
最近看了一部“豆瓣”评分8.5的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影片记录了十二位妈妈不同的育儿方式。其中一位32岁成都单亲妈妈与8岁儿子的故事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整个故事以这位妈妈再婚作为事件主线。面对家里突然出现的“男人”,孩子经历...
关键词:心理学效应 尊重孩子 控制情绪 育儿方式 迁就 分析体会 纪录片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向往的小学生活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23年第3期35-37,共3页严华英 
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减缓幼小衔接坡度,科学有效地帮助幼儿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我园根据《上海市幼儿园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结合本园的实际,以“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
关键词:幼小衔接 适应性教育 学前儿童 幼儿园 有效衔接 实施方案 尊重孩子 心理需求 
朱永新:家庭教育的10点心得被引量:1
《平安校园》2023年第1期78-80,共3页《平安校园》编辑部(整理) 
1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现在心理科学已经发现,一个成年人身上所有的问题,差不多都可以从他的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所以,童年对一个...
关键词:家庭教育 朱永新 童年生活 尊重孩子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成年人 心理学家 奥地利 
教育问答2则
《学前教育》2022年第12期28-28,共1页丁文月 
宝宝怕自己的影子问:我女儿3岁,某天晚上她一个人玩时突然大哭,指着自己的影子说好怕。第二天上午带她出去玩时,她又看着自己的影子说害怕,怎么说都不听。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她看见自己的影子都说害怕。请问该怎样引导?答:3岁孩子害怕影...
关键词:尊重幼儿 心理状态 尊重孩子 问答 呵护 鼓励 宝宝 影子 
兴趣,我怎么找不到你?
《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2021年第3期76-77,共2页彭一皓 
本期话题:如何将兴趣坚持到底?在跟全国的专职心理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学校的学生及老师都会遭遇类似的问题和困境。因此,每期我们将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咨询案例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老师和同学们提供帮助。蕊蕊是...
关键词:家庭教育 老师 尊重孩子 问题和困境 兴趣 坚持到底 心理咨询案例 小学四年级 
怎样培养幼儿自信心
《小学科学》2020年第12期171-171,共1页徐樱元 
对于幼儿的教育,既要注重幼儿心理素养的提升,也要注意其品行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上,教师要注重教学形式创新,以孩子个性为核心,尊重孩子的差异化,注重因材施教,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在家庭教育上,家长要多多关心孩子,陪伴孩子,给...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因材施教 家庭教育 幼儿心理 差异化 幼儿自信心 尊重孩子 怎样培养 
家庭教育才是关键的关键
《西部教育研究(陕西)》2020年第10期20-22,共3页朱永新 
在所有的问题儿童身上,都可以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家庭教育才是我们整个教育链的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现在...
关键词:家庭教育 童年生活 阿德勒 教育链 阿尔弗雷德 尊重孩子 成年人 心理学家 
尊重孩子的物权是培养孩子分享行为的基础
《师道(教研)》2020年第9期115-115,共1页邓海燕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长辈们给与了孩子太多的爱。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在爱的包围下,孩子们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人分享。特别是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中心为特征的孩子来说,分享对于他们不是一件简单而容易的事情...
关键词:分享行为 心理发展水平 自我中心 分享意识 尊重孩子 自觉主动 日常生活 以自我为中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