徇情

作品数:42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天宝陈剑马松建杜国强孔亚伟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人民检察院郑州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更多>>
相关期刊:《思维与智慧》《党风与廉政》《环渤海经济瞭望》《当代法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包公断案也徇情
《各界》2024年第1期64-66,共3页李开周 
苏东坡年轻时有一个好朋友,名叫章停,字子厚。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苏东坡中了进士,章也中了进士,这样的关系被称为“同年”。宋朝惯例,同年如手足,进入官场后,只要不成政敌,都会互相帮扶,一部分同年还会结成亲家,从此世代交好。
关键词:苏东坡 嘉祐二年 宋仁宗 进士 
“徇情”與“節文”之間——三年喪三十六月説的展開
《历史文献研究》2023年第2期139-152,共14页范雲飛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傳統禮儀文化通史研究”(18ZDA02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青年項目“中古禮議與政務運作研究”(23YJC770006)的階段性成果。
三年喪是經學核心議題,其中三十六月説雖非主流,但自漢末以來綿延不絶。武周時期,王元感明確加以提倡,遭到張柬之的反駁。明清學者豐坊、沈堯中、毛奇齡、姚際恒、韋人鳳、張文嘉、吴廷華、丘嘉穗等人遞有申説,但其經學論證皆難以成立...
关键词:三年喪 三十六月 情文相稱 王元感 毛奇齡 
依标 重法 遵体 徇情——《短歌行》《归园田居》对比阅读课例点评
《语文教学研究》2022年第6期31-32,共2页王娟 
《短歌行》和《归园田居》是魏晋时期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从教材编排看,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共安排了两次古诗词集中学习单元,时代跨度从先秦到宋代。丁靖老师的这节课也是高中阶段古代诗歌集中学习的起始。课堂集中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关键词:《短歌行》 高中语文教材 学习单元 教材编排 《归园田居》 对比阅读 古代诗歌 古诗词 
誉与毁
《思维与智慧》2020年第10期19-19,共1页高建旺 
誉、毁与人,有当与不当。誉、毁之名,若不副实,则誉、毁不当,沦为妄誉、妄毁。反之,若誉、毁恰当,则“民不至枉道以求誉”,也不至枉道以散毁。誉、毁有施、受之分。就施誉施毁之人而言,能不徇情徇私逐时而誉而毁,则必为直道之人。若徇...
关键词:徇情 利己 直道 
法不阿贵
《共产党员(河北)》2016年第14期54-54,共1页
语出《韩非子·有度》,法律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形容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法律;阿,偏袒,讨好。
关键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执法公正 韩非子 徇情 
鹧鸪天·依法治国
《东坡赤壁诗词》2015年第5期24-24,共1页王金榜 
依法兴邦黎庶欣,四中全会定方针。肃贪治吏循条例,惩恶除奸按典刑。严守律,不徇情,遵规蹈矩讲公平。天青日丽春光灿,象助深耕鸟助耘。
关键词:依法治国 鹧鸪天 治吏 徇情 
有我在,皇帝也别想胡来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5年第1期25-25,共1页陈甲取 
历朝历代都有刚直不阿的直臣,但像刘毅这般连皇帝面子都不给的大臣,也不多见。 西晋建立后,刘毅任司隶校尉,负责京城百官及附近各郡的纠风工作。刘毅铁面无私,即使是对达官贵人也毫不徇情,在他的严格管理下,京城秩序井然。
关键词:皇帝 司隶校尉 纠风工作 严格管理 刘毅 大臣 徇情 达官 
因学而引 徇情而导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4年第4期38-38,共1页曹卫锋 
早在1962年,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令学生“运其才智,亲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这大致意思是强调教师要想达到善于教学的境界,就需要相机诱导,使学生自主运用才智,亲身练习,从而打...
关键词:徇情 学生自主 教学实践 学习方法 以学定教 语文教学 陶行知 教师 
当前税务系统存在的廉政问题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第3期215-216,共2页高长峰 
税务系统历来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整个系统仍有为税不廉行为的发生,不但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而且亵渎了税法的尊严,损害了税务机构及税务人员的形象。
关键词:税务系统 权钱交易 徇情滥权 以权代法 畏势枉法 
徇私枉法罪疑难问题探析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第4期47-52,共6页肖晚祥 许浩 
徇私枉法罪主体"司法工作人员"的界定应采职责说。"徇私"、"徇情"动机是主观方面构成要件,不包含徇单位、集体之私。利用职务便利是隐含的构成要件。在该罪的三种枉法行为方式中,"明知"是指有确定性的认识,但不一定要有实质性的认识;"...
关键词:徇私枉法罪 徇私 徇情 枉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