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感知

作品数:14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罗姝刘坛孝裴蓓李渊方文礼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励耘语言学刊》《现代企业教育》《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疆教育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认知视域下语言的主观化建构被引量:1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87-94,共8页刘坛孝 焦成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YBA011);湖南省研究生创新课题(CX2018B577);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课题(CX2020SS105)。
西方哲学史和语言观的演变以形而上学哲学为轴心,语言的主观性属性受到客观主义哲学的排挤。语言是一种以现实世界为基础的象征性概念及概念结构,其本质是主体动态的建构性思维对现实语境进行语符化的身体体验和认知加工的主观化建构体...
关键词:语言认知 主观化建构 经验主义 完形感知 隐喻推理 
论“更”字比较句中三项比较的程式模型——兼论认知模式下“最”的比较方案
《励耘语言学刊》2015年第2期158-172,共15页田家隆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汉语流行构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BYY002)资助
含有三个或多个比较项的“更”字比较句,都是两两多次比较的复句,而并非各项一起比较。从格式看,存在承式递较、逆式递较、交式递较三种;从形式看,存在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从对象看,存在主观性和客观性两种。基于认知模式,由于比较内容...
关键词:“更” 三项比较 比较程式 认知模式 “最” 完形感知 
认知视阈下“山寨×”构式的模因周期被引量:1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81-83,共3页王东山 刘坛孝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模因机制下英汉新词构成认知研究"(09YBB017);湖南省教育厅科研课题"现代汉语新词串认知隐喻研究"(12C0040)
"山寨×"构式的衍生经历了几个阶段,其实质是在身体体验现实表征的基础上,人类完形感知建构关联心理表征,并语符化认知完形的语言表征过程。该过程经历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体现了一个语言模因周期。在该过程中,以经验基础为前提...
关键词:“山寨×”构式 模因周期 认知推理 完形感知 
现代汉语补充式复合词中羡余现象的认知解释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07-112,共6页罗姝 
现代汉语补充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语义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动语素+结果动语素、动语素+结果形容语素、动语素+趋向动语素。这一现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认知基础:人类认知上的完形感知能力是补充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产生的基础,认知上的"图形—...
关键词:羡余现象 补充式复合词 完形感知 “图形——背景”模式 
现代汉语状中结构羡余现象的认知解释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85-92,共8页罗姝 
现代汉语状中结构羡余现象的语义类型有十四种具体表现形式,共同的类型特点是状语传达的语义都是中心语的重要属性或特征。人类认知上的完形感知能力是现代汉语状中结构羡余现象产生的基础,汉族人认知上的时间次序观念是这一语言现象产...
关键词:羡余现象 现代汉语状中结构 完形感知 
现代汉语偏正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认知解释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674-678,700,共5页罗姝 
现代汉语偏正式复合词羡余现象的语义结构有五种类型,包括整体+部分、强特征+主体、种名+属名、喻体+相似点和音译+属名/关涉对象+音译。这一现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认知基础:人类认知上的完形感知能力是偏正式复合词羡余现象产生的基础,...
关键词:羡余现象 偏正式复合词 完形感知 “图形——背景”模式 
汉语量词的认知范畴化过程初探被引量:2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26-26,38,共2页侯博 徐丽 
汉语量词反映了汉民族认知范畴化的过程。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能充分解释量词对名词的选择作用。选用什么样的量词应该是以某类事物在认知上显著的"原型"作为根据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纯粹取决于客观事物的维数比例或多少。家...
关键词:量词 范畴化 原型 家族相似性 完形感知 
“囧”及“囧”家族的隐喻认知研究被引量:4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156-157,共2页李渊 
采用认知隐喻学的相关观点,从网络词汇"囧"的产生、功能和用法出发,对"囧"及"囧"家族做隐喻认知研究。
关键词:“囧” 隐喻 完形感知 范畴 
完形感知对语言意义的组织和解释作用被引量:1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90-92,共3页覃建平 
完形感知是人们对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在大脑中的整体反映。语言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完形感知的结果;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被人们再认知的对象。完形感知对语言意义的组织作用体现在人们对信息的简化过程中;对语言意义的解释...
关键词:完形感知 组织作用 解释作用 
从认知语言学的组织原则看翻译中的语用突显与基体被引量:1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9期116-118,共3页武平 
语言活动是人们认知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的认知概念和能力的外部展示和体现。人们对语言的理解、描述、传输和转换是人与世界互动的刺激和作用在头脑中的映射和意象的结果,是从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集成,它反映出人的认知能...
关键词:认知 完形感知 突显原则 基体 意象图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