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文学

作品数:120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贝翎王盼王晓静李建中王桁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晋文学二题
《中原文化研究》2025年第1期40-44,共5页刘跃进 
西晋文学二题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皇甫谧杂考,重点讨论皇甫谧的生卒年。此问题与世传皇甫谧为左思《三都赋》作序有关,而皇甫谧是否为《三都赋》作序又关系到《三都赋》的写作年代,不可不辨。通过考证,《晋书》所载皇甫谧卒于太康三年(28...
关键词:皇甫谧 《三都赋》 《阿干之歌》 慕容廆 吐谷浑 
论西晋亲情诗兴盛的原因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62-67,共6页陈志刚 陈威元 
亲情诗是指比较集中、突出抒写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情感的诗歌。西晋出现亲情诗兴盛的局面,当时的著名诗人都写有亲情诗,有的还成为传世名作。是哪些原因促成西晋亲情诗的兴盛呢?首先,政治环境迫使士人回归家庭亲情,从量和质上改变了过...
关键词:西晋文学 亲情诗 兴盛 原因 
接受与影响:论二陆与西晋文学被引量:1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69-79,共11页刘运好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文化视域下的陆机陆云研究”(15YJA51018)。
二陆(陆机、陆云)出身东吴,仕宦洛阳。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二陆的文学审美取向与南方、洛下文学构成了双重关联。南方文学以儒学为本的思想、谠言謇谔的风骨、袭故弥新的文学精神、不拘一格的艺术技巧,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二陆来说,必...
关键词:陆机 陆云 南方文学 西晋文学 
唐太宗的西晋文学情结与唐代文学的“祖宗之法”被引量:3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57-65,共9页吴光兴 
唐太宗李世民御撰《晋书·陆机传论》,是他晚年对陆机的定论,其论反映的西晋文学情结,不仅关乎他个人的文学趣味,而且在当时的文学观念语境与历史背景中也顺理成章。一者,隋唐政权与十六国北朝一脉相承,对于正统性的根源认同,自然偏向...
关键词:唐太宗李世民 陆机 西晋文学 帝京篇 
古韵楼阁里的天府世界
《中国国家旅游》2017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所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天府之国中那些或雄奇、或秀美的建筑,自古就为世人所称道。在保留至今的四川古建筑中,众多的亭台楼阁尤其吸引无数游人前来探访。它们大多地处风光殊胜的环境中,而其建筑结构中体现的工匠巧思、沿革变...
关键词:古韵 子云亭 西蜀 薛涛 建筑结构 华光楼 剑南节度使 座座 女诗人 西晋文学 
珠媚园里话诸媚——通师二附陆红兵校长访谈
《教育视界》2017年第9期62-65,共4页李冰 嵇娜 
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其《文赋》中有言:"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明代万历年间,蓟辽总督顾养谦退隐后傍濠河建起一座私家花园,取这句话中的"珠、媚"二字,命名其为珠媚园。园内水榭楼阁,错落有致;奇花异树,相映成趣。一个珠媚园,...
关键词:通师 西晋文学 顾养谦 《文赋》 私家花园 奇花 濠河 韫玉 二字 情境教学 
境由心生 意由境开
《语文天地》2017年第3期9-10,共2页齐丽涛 
文章的立意高低,由文人的眼界决定。文章的立意高下,决定了文章的格局。文章合为事而著,为时而作。为事而作,合于当世,就不会流于空泛,无病呻吟。文章有意,言之有物,千载流传,泽被后世。冗杂随性,无由而生,空耗心力。文章的立意,就是文...
关键词:以意为主 辞采 泽被后世 西晋文学 诗圣杜甫 吴淇 古代文论 选诗 兵卫 秋水共长天一色 
美味的旗花面
《少儿科技》2016年第10期36-36,共1页朱嘉翔 
陕西面食名扬天下,大名鼎鼎的羊肉泡馍、肉夹馍、西安凉皮香飘神州。面条作为陕西人的家常主食,吃法格外多。面条古称"汤饼",三九寒冬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饼"尤其暖身。您如果不信,请看西晋文学家束晳写的《饼赋》:"玄冬猛寒,清...
关键词:西晋文学 肉夹馍 陕西人 请看 成口 乾陵 食材 口香 一朵花 鸡蛋饼 
《世说新语(节选)》课堂教学与点评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16年第4期29-31,共3页李翔 潘森云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四篇课外文章均出自《世说新语》,大家都预习了吗?生(齐):预习了。师:好的。待会儿,老师想让大家按'读——说——创'的方式来秀一秀自主学习的成果。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来商量一下如何进行展示,...
关键词:课堂教学 世说新语 自主学习 组内成员 教学过程 选文 西晋文学 招隐诗 你怎么知道 李老师 
读毛泽东《七绝·屈原》之浅见
《湘潮(理论版)》2016年第7期201-204,共4页刘石林 
毛泽东在《七绝·屈原》一诗中,恰到好处的运用'跃'和'冲'两个动词,形象的展示了屈原大无畏的精神。通过'艾萧'和'椒兰'肯定了屈原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并借以表达了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将当时国际上的斗争和国内的斗争寓意其中。1961...
关键词:屈原作品 毛泽东诗词 楚骚 屈子 文献出版社 国内形势 咏贾谊 西晋文学 戴叔伦 戏为六绝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