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用语

作品数:87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袁丽石景李思旭丁洁柳莹莹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医患会话口语习用语的互动交际性考察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86-90,共5页代玲玲 葛宇帆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AHSKQ2022D185);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哲学社会科学)(2022AH050634);安徽医科大学横向科研项目(K2022017)。
从互动语言学视角,基于“新医科”医学人才教育目标提出“交际的常用性、表达的得体性、词汇的通用性”三条标准,确立了汉语医患会话口语习用语条目。通过考察汉语医患会话口语习用语的互动交际特征,发现汉语医患会话口语习用语在交际...
关键词:口语习用语 医患会话 互动交际 语用特征 
习用语“美得+X”的情感立场功能及类型
《汉字文化》2022年第9期33-38,49,共7页李燕芳 
文章以现代汉语会话的习语“美得+X”(X代表人称代词)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然会话材料考察其使用环境,并由此出发探讨“美得+X”的会话功能及表现形式。整体结论是,“美得+X”往往是情绪凸显的作用,传达的是说话人负面否定的情感立场,主要...
关键词:“美得+X” 情感立场 会话功能 预期 
论现代汉语口语习用语的界定被引量:1
《江淮论坛》2022年第1期188-192,共5页代玲玲 
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留学在安徽’跨文化交际任务型汉语教学模式研究”(2020jyxm0612)。
通过厘清口语习用语和习语、熟语、惯用语、话语标记等相关概念的关系,可知口语习用语是介于自由短语和熟语之间的一级过渡性的词汇单位,而不是熟语的下位范畴;通过提出现代汉语口语习用语的准确定义和判定办法,排除了口语词、惯用语、...
关键词:口语习用语 定义 判定方法 熟语 习语 
习用语“说的是”的语义篇章功能及其历时演变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70-76,共7页李思旭 王贞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YY16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重点项目(gxyqZD2017007)。
习用语“说的是”主要表示肯定赞同义,还具有主观性和传信功能。在篇章上,具有话语应对和话语衔接两种语篇功能。习用语“说的是”有“说底是”和“说得是”两个历时来源,并且都有语音上的证据。表肯定赞同义的“说的对”“说得对”使...
关键词:习用语 “说的是” 主观性 传信功能 历时来源 
习用语“不就得了”的功能、演化与动因被引量:1
《海外华文教育》2020年第5期106-115,共10页魏雪 
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拔尖人才培育项目(209-AC9103-20-368005002)的阶段性成果。
习用语“不就得了”源于否定反问结构“不就X”,其实质是对句子命题的强调提醒,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语法表现与功能特点:反驳功能、认同功能、建议功能、安慰功能。从反问到建议的演化是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就得了”从反问到建议...
关键词:“不就得了” 建议 反问 习用语 
三音节“肯定义”口语习用语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16-122,共7页李思旭 石丽丽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音节固化词语的词汇化、语法化和构式化研究”(17BYY162);2017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7007)
文章以三音节“肯定义”口语习用语为切入点,设计调查问卷,对初、中、高三个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展开调查,分析其对不同三音节“肯定义”口语习用语的掌握情况,对大纲设计、口语教材编写及教师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口语习用语 三音节 偏误分析 教学策略 
三音节“否定义”口语习用语调查分析及教学研究被引量:1
《宜宾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93-100,共8页李思旭 聂林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音节固化词语的词汇化、语法化和构式化研究”(17BYY162);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7007)
以三音节“否定义”口语习用语为切入点,对口语系列教材《汉语口语》(第三版)中的口语习用语进行调查发现:该套教材中一些口语习用语的中英文注释不准确、出现顺序不合理以及练习形式略显单一。教材编写应注重口语习用语编排的科学性;...
关键词:口语习用语 三音节 否定义 口语教材 教学策略 
从语言看中日文化的差异被引量:1
《山西青年》2019年第7期143-143,共1页李芹 
中日交往密切,双方在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交流,语言现象很好地反应了中日文化的差异,以及中日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本文主要透过语言现象来考察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暧昧表达 寒暄语 习用语 
习用语“没说的”的句法语义分析——兼论与“没的说”的比较被引量:1
《语文学刊》2019年第1期20-25,共6页韩笑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音节固化词语的词汇化;语法化和构式化研究"(17BYY162)的资助项目
"没说的"的句法位置可出现在句首、句中和句尾,表达夸赞肯定、主动或被动接受同意和反对拒绝的语法意义,具有增强语气、缓和转折和引出行为的语用效果。由于"没说的"的语义重点更多在"说的","没的说"更多在"没的",因此"没的说"在语法意...
关键词:“没说的” 句法特征 语法意义 语用效果 “没的说” 
熟语类工具书的出版现状和发展建议被引量:1
《出版参考》2018年第4期37-39,共3页朱俊玄 
目前市场上出版的熟语类工具书品类多样、对象多元,基本满足了读者对熟语查阅、研究、学习的需求,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短板。本文逐条阐述此类工具书出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尤其主张"学术导航",在廓清熟语的内涵和...
关键词:熟语类工具书 学术导航 习用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