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极心理暗示

作品数:25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思洁赵晓妮杨敏周亚娟李景松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贵州财经大学湖南理工学院长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校园心理》《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大众健康》《发明与创新(下旬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积极心理暗示在幼儿教育过程的运用
《散文选刊(中旬刊)》2020年第9期40-41,共2页宋先好 
心理暗示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交流和信息传递方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注重多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提高幼儿对学习、对生活的激情和信心,促使学生在情感、在智力等多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于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暗示 幼儿教育 罗森塔尔效应 幼儿成长 信息传递方式 消极心理暗示 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的态度 
扔掉心理放大镜 毕业自助不太难
《大众健康》2020年第7期80-81,共2页马志国 
心理暗示的作用非常奇妙。消极心理暗示可以毁掉一个人,积极心理暗示可以成就一个人。案例:21岁的卫庄,是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诉说了自己的烦恼:父母辛辛苦苦把我送进大学,对我抱有很大期望。我把...
关键词:积极心理暗示 三点一线 消极心理暗示 放大镜 图书馆 心理压力 大学生 
拒绝消极心理暗示,学会正面引导
《新班主任》2019年第7期44-45,共2页靳春芝 
去年9月,我接手高一新生,发现有个孩子有点奇怪。于是,我经常和他聊天。我问他:“高中三年你打算怎样度过呢?”孩子不自然地笑了笑:“只要不被学校开除就行了。”“为什么?”我惊奇地问。“我妈说高中管得可严了,像我这样的迟早被开除。”
关键词:心理暗示 正面引导 消极 学会 高一新生 孩子 高中 学校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润物无声——小班幼儿的心理暗示运用
《读与写(上旬)》2019年第5期15-15,共1页王晶晶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重视教育,而心理暗示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幼儿不断的跟家长学习,家长的积极心理暗示与消极心理暗示都在影响着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甚至放大化的运用到生活中,可能会使幼儿...
关键词:积极心理暗示 消极心理暗示 幼儿 运用 
语文课堂引发的消极心理暗示例析
《中学语文》2018年第7期21-24,共4页王华薇 
前不久,听一位青年老师讲授《后赤壁赋》,引发诸多感慨。课堂中教师的很多行为都在无意中给学生带来严重的消极心理暗示,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异于平常。笔者对教师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课堂中的消极心理暗示有如下几种表现。
关键词:心理暗示 课堂 引发 语文 学生 行为 教师 
试析消除学生数学学习中消极心理暗示的有效方法
《师资建设》2016年第11期84-85,共2页蒋俊杰 
在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常常与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沟通、交流,徇问他们数学成绩不好的原因.得到的答案往往都是:听不懂、学不懂、做不起.但具体到什么地方听不懂、学不懂、做不起的时候,孩子们却说不出个具体来.
关键词:数学学习 学生沟通 心理暗示 消极 教育教学工作 数学成绩 孩子 
消极心理暗示会加速衰老
《养猪》2016年第2期37-37,共1页廖松柯 
"唉,老了,不中用了。"很多人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有的是过于"谦虚",有的是为即将到来的衰老担忧。但不管怎样,劝这样的朋友别把这句消极的叹息挂在嘴边。从精神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衰老首先从心理暗示开始。当我们还处在准老年时...
关键词:心理暗示 无形之中 使人 身心疾病 家庭护理 器官功能紊乱 中青年人 身体平衡 保健养生 白细胞介素 
征途中的“拦路虎”——消极心理暗示被引量:1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2015年第9期60-60,共1页Shining 
1900年以前,德国有100多名勇士参与了“驾驶单座折叠式小船横渡大西洋”的冒险,结果仅精神科医生林德曼博士一人生还.事后他回忆冒险过程,得出结论:“在大西洋上孤身搏斗,最可怕的不是体力不支和风浪袭击,而是自身产生的惶恐和绝望!”
关键词:心理暗示 消极 精神科医生 大西洋 冒险 
新闻报道呼唤“正能量”——谈媒体过度报道及其消极心理暗示的影响被引量:4
《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8期29-29,54,共2页李思洁 
媒体的过度报道会对受众的心理暗示起到引发和催化的作用,过度报道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舆论的偏差,甚至是悲观情绪的短时间迸发,产生"蝴蝶效应"。如何应对这一现象成了媒体肩负好社会责任和保护好新闻伦理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分析这...
关键词:过度报道 心理暗示受众 
批评,请勿带消极心理暗示
《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周美华 
批评在字典里有两种解释:一种为“指出优点和缺点;评论好坏”。后面例举主要用于文艺批评。另一种为“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这种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常用的手段。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缺点、难免会犯错误,...
关键词:文艺批评 心理暗示 消极 教师教育 学生 例举 孩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