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认同

作品数:117被引量:48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李晓斌马文琴罗炳良陈忠纯赖国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颂乐华章:主旋律交响乐中的历史认同与民族情怀——从《红旗颂》到《中国颂》
《人民音乐》2024年第12期29-32,共4页强巍昊 
在世界音乐长河中,“颂”是源远流长的。在西方有古老的“太阳神颂歌”(paean),中国也有古老的先秦祭祀乐舞,更有作为《诗经》三大部类之一的“颂”。至近代,“颂”得以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在内容上旨在赞美、祝福,在形式上凸显...
关键词:历史认同 交响音乐 民族情怀 西贝柳斯 音乐表达 主旋律 爱国情怀 交响乐 
历史视域下邓小平两个“丝毫不是什么夸张”重要论断及其影响
《观察与思考》2024年第11期111-118,共8页祝彦 闫明达 唐仁焕 李雨西 
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重点课题“推动红色资源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融合发展研究”(24ZXHYZ06)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改革开放前期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邓小平提出了两个“丝毫不是什么夸张”重要论断:“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在这一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中国...
关键词:邓小平 丝毫不是什么夸张 历史决议 历史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历史思政课的路径探究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22期203-206,共4页马艾鸿 
海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海洋文化在高校通识课中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编号Hnjg2022-44);阜阳师范大学首批“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项目“新文科视域下历史专业师范生教育与培养研究”(2024XTTZZY0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思政内容。在高校历史思政课课堂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教育。文章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有机融合的方法,从高校历史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高校思政 历史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表达——评《剽牛立碑》的认同书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1-8,共8页艾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少数民族红色文学经典的共同体意识研究”(23BZW175)。
吴仕民的长篇小说《剽牛立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学诠释和自觉表达。小说通过呈现古代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近现代中华各民族共同抗击外辱的历史和当代中国西南各民族共同维护祖国独立和统一的历史,表达了“各民...
关键词:《剽牛立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历史认同 文化认同 国家认同 
以历史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被引量:2
《教育》2024年第21期79-81,共3页黄丽丽 
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新理念,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素。本文立足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以历史核心素养为导向,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教育教学领域 历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史料实证 学生核心素养 历史认同 时空观念 
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治下的“汉书学”
《昌吉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7,共7页范宇焜 曹钦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明清‘汉书学’研究”(21CZS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汉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汉书学”作为一门专门学问在历朝发展中都发挥过相应的作用,而在以少数民族贵族为主体所建立的皇朝中,“汉书学”也在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中发挥过独特作用,这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
关键词:“汉书学” 历史认同 文化认同 
情越海峡 寻根庐陵——第二届赣籍台胞回乡参访联谊活动成功举办
《台湾工作通讯》2024年第6期29-29,35,共2页 
4月1日至5日,"情越海峡寻根庐陵"第二届赣籍台胞回乡参访联谊活动在江西省吉安市成功举办,30余位赣籍台胞参加活动,其中20多位为来自岛内的青年,部分为"首来族".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参访团一行参观了具有庐陵文化特色的白鹭洲书院、吉州...
关键词:联谊活动 两岸同胞 历史认同 江西省吉安市 吉州窑 庐陵文化 文化认同 清明节 
历史虚无主义的新样态及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92-97,共6页陈益帆 叶凌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江苏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研究——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为路径”(KYCX22_3881)。
数字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方式、传播体系和传播技术呈现一系列新样态,以更为隐蔽的方式企图消解大学生的历史认同、文化自信和政治认同。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提供了新场域,资本市场提供了助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大学生个...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大学生 历史认同 文化自信 
纪念馆的记忆叙事对历史认同的建构与形塑——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为例被引量:2
《东南文化》2024年第1期163-170,共8页曾楠 
广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2023WSYS005);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3年度课题“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研究”(2023GZYB43)。
纪念馆是积淀器物、场景、形象的“记忆之场”,它以特定空间组织的叙事框架勾连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互动,在建构和形塑历史认同中具有独特作用。纪念馆作为主体间开放的、不间断的叙事文本,通过文物象征叙事、媒介技术叙事、参观能动...
关键词:纪念馆 记忆叙事 历史认同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 
基于事件空间理论的青礁村语言景观与闽台认同研究被引量:1
《台湾研究集刊》2024年第1期91-106,共16页银晴 苏新春 
2023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2455);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海峡两岸统一进程中的语言政策研究”(20JZD043)
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省积极探索闽台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之路。这一实践强化了闽台认同。语言景观作为乡村官方宣导和民间发声的主要媒介,是建构闽台认同的重要工具。基于事件空间理论,以内地首座闽台生态...
关键词:语言景观 事件空间理论 历史认同 文化认同 理想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