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作品数:384被引量:17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武陆艳清吴佳陈利娟龚奎林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赣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是“得所耳”,还是“得所天”
《语文学习》2009年第11期68-68,共1页张宏星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中,李甲在听了孙富的一席话后对杜十娘说:“渠意欲以千金聘汝。我得千金,可借口以见吾父母,而恩卿亦得所耳。但情不能舍,是以悲泣。”课本对“得所”作了注解:“得到安身之地。”笔...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高中语文第四册 《警世通言》 人教版 父母 课本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备课参考
《语文学习》2006年第7期107-109,共3页蔡建泉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编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简称“三言”)。“三言”每集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作者按章回小说形式给予各篇以整齐的回目,文字上也做了修饰。其中宋元话本约占三分之...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备课参考 明代 冯梦龙 中学 语文 
关于柳遇春的对话
《语文学习》2006年第3期25-25,共1页靳立鸿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性格独特的人物形象,如杜十娘、李甲、孙富等。学习这篇小说时,学生不满足于仅就以上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评价,还对柳遇春这个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师生之间便有了一场关于柳遇春的对话。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对话 人物形象 小说 柳遇春 中学 语文 阅读教学 
辨美丑,十娘永驻心间 习语言,语文风光无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感悟
《语文学习》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孙晋诺 杨凤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感受、鉴赏”一节中提出了“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的阅读教学任务,落实这一教学内容,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结合起来是关键。
关键词:普通高中 语文 课程标准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课程目标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 
也说“孤拐”
《语文学习》2006年第2期63-63,共1页顾杼 
2005年第11期的《语文学习》刊登了周宗寿先生的短文,对人教版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孤拐”一词的解释提出质疑。周先生认为,首先“孤拐”并不如注释所说。是拐杖。而是“脚踝骨”或“颧骨”;其次,具体到...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语文学习 语文课本 第四册 人教版 修辞格 先生 短文 高中 注释 
孤拐≠拐杖
《语文学习》2005年第11期32-32,共1页周宗寿 
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若三日没有银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文中“孤拐”一词课文注释为“拐杖”(104页)。遍翻《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关键词:人教版 高中 语文 第四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孤拐” “拐杖” 课文注释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备课参考
《语文学习》2005年第7期112-116,共5页童志斌 
作为“三言”爱情作品中最出色的篇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下简称《杜》)被人们誉为“明代短篇小说之首”。人物、情节与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一篇小说的艺术水准也就在这些方面得以体现。《杜》的故事情节张弛有致,摇曳多姿,...
关键词:《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备课参考 明代 短篇小说 “三言” 中学 语文 
杜十娘与《小桃红》
《语文学习》2004年第9期44-44,共1页蔡宏伟 
《警世通言》卷三十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这样一处情节设置:
关键词:杜十娘 《小桃红》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中学 语文 阅读指导 
阅读课中教师怎样成为“促进者”——以《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学为例被引量:1
《语文学习》2003年第11期18-20,共3页羊刚 
关键词:课程改革 阅读课 教师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教学案例 叙事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