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呐鸥

作品数:247被引量:34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方鹤臻王志松杨迎平郭亮亮盘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刘呐鸥的新感觉小说翻译与创作被引量: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54-69,共16页王志松 
关键词:刘呐鸥 中国新感觉派 日本新感觉派 文学研究 翻译小说 创作活动 小说翻译 作品 色情 
从“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之争看新感觉派的文艺观被引量:2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3期140-170,共31页李今 
关键词:穆时英 新感觉派 施蛰存 软性电影论 刘呐鸥 电影艺术 电影批评 中国电影 现代性 文艺观 
新感觉派和二三十年代好莱坞电影被引量:25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3期32-56,共25页李今 
关键词:中国新感觉派 穆时英 刘呐鸥 好莱坞 软性电影 二三十年代 电影艺术 空间形式 现代小说 小说文体 
新感觉派文学及其在中国的变异——中日新感觉派的再比较与再认识被引量: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4期46-62,共17页王向远 
“中国新感觉派”是在日本的新感觉派的直接影响和启发下形成的,因此研究“中国新感觉派”不能没有日本新感觉派的比较和参照。事实上,近十几年来已经发表了若干有关中日新感觉派比较研究的有创见的论文。但是,无论是比较中日新感觉派...
关键词:中国新感觉派 日本新感觉派 穆时英 表现主义 刘呐鸥 象征主义 横光利一 弗洛伊德主义 现代主义流派 施蛰存 
评赵凌河《中国现代派文学引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年第1期283-286,共4页高楠 
学术研究有所偏重是正常事,著史者执意著史,立论者刻意立论。但如果因此便不加限制地囿于各自偏重的一隅,便难免陷入狭隘的窘境。目前为止,我国文学史研究和文学理论研究中,就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类问题。有学者曾就文学史研究中史络错乱...
关键词:现代派文学 文学理论研究 文学史研究 文学实践 文论史 当代文学发展 中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 学术研究 刘呐鸥 
论海派小说被引量:8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2期167-181,共15页杨义 
一海派文学的地域文化因缘海派文学是近代中国时髦文学之祖。我治小说史期间,从数百种海派小说中精选出具有特殊艺术魅力的作品。从本世纪初的包天笑、周瘦鹃,中经二、三十年代的叶灵凤、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直至三、四十年代的徐...
关键词:海派小说 海派文学 穆时英 施蛰存 刘呐鸥 小说史 叶灵凤 周瘦鹃 徐訏 四十年代 
《现代》杂志对西方文学的介绍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1期177-194,共18页潘少梅 
三十年代中国文学和文艺界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当时的作家迫切地需要认识外国文学。《现代》杂志及其同人也具有这个特点。不过,他们所介绍的,主要是欧美的“现代文学”。《现代》杂志中介绍外国现代文学的,是几个本身就热衷于认识西方现...
关键词:西方现代文学 施蛰存 戴望舒 刘呐鸥 中国文学 现代诗歌 意象派 阿索林 袁可嘉 新感觉派 
评《现代》杂志的历史功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4期163-174,共12页李丽 
三十年代初期,《现代》杂志曾以它独特的风貌活跃于文坛。几十年来,人们对它议论纷纷,毁誉不一。有的批评它是三十年代“与现实主义对垒”,“兜售颓废的、虚无的、变态的、神秘的乃至色情的思想”的现代派阵地;有的指责它“
关键词:《现代》 戴望舒 穆时英 施蛰存 李金发 刘呐鸥 张天翼 新感觉派 上海的狐步舞 毁誉不一 
中国新感觉派的沉浮和日本文学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年第4期283-284,共2页吴福辉 
“历史上日本是经由中国而接近世界的。但是,近百年来,情况颠倒了过来,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在内,往往通过日本这个窗口去窥探欧美,力求与二十世纪的大潮同步前行.”“
关键词:新感觉派 日本文学 现代文学 穆时英 刘呐鸥 施蛰存 现代派小说 左翼文学 一九 外国文学 
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试论心理分析小说派的创作倾向及其历史教训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2期40-60,共21页施建伟 
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第二个十年里,在上海文坛上,有一小群志同道合的文学青年,以《无轨列车》、《新文艺》、《现代》等杂志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人数不多但能量却很大的文学流派——心理分析小说派。
关键词:创作倾向 施蛰存 穆时英 心理分析 新文学运动 刘呐鸥 上海文坛 文学流派 善女人行品 无轨列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