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学

作品数:108被引量:30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艳胡钦太胡小勇张炳林叶良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电化教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研究学派思想及对我国教育传播研究的启示被引量:2
《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44-47,63,共5页王妍莉 
文化研究学派主要以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为主要代表,是传播学的批判理论之一。通过梳理其发展历史及主要代表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从教育传播四要素出发,探讨了文化研究学派对于我国教育传播研究的启示,如对于教育者权威身份的质疑、对于教育...
关键词:传播学 文化研究学派 教育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视野下的电脑写作概念厘定
《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29-31,41,共4页丁松虎 马武林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课题"19世纪欧洲新闻传播史研究--以英国为例"(项目编号:NWNU-QN-08-3)
电脑写作与教育传播关系密切。本文运用教育传播学的视角与方法,对电脑写作概念加以厘定,并进一步探讨了电脑写作的特性、意义及其与现代教学设计的关联。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 电脑写作 概念厘定 
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被引量:41
《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13-17,共5页黎加厚 赵怡 王珏 
本文介绍了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历史、内涵、社会网络分析的要素及其独特之处。并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案例,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苏州教育博客共同体的关系,探索了网络时代教育传播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 社会网络分析 虚拟共同体 
我国教育传播学研究缺失现象及原因分析被引量:5
《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16-19,共4页汪颖 
教育传播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在我国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随后的十几年间出现了研究的热潮,奠定了我国教育传播学发展的基础。本文对《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自创刊以来刊发的88篇教育传播学研究主题论文进行内...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 内容分析 缺失 
博客在教育传播学课程中的使用被引量:9
《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85-87,共3页甘忠伟 
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把博客与学科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的例子还不多见。本文根据教育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需要,把博客自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
关键词:博客(Blog) 教育传播学 课程 学习共同体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 
教育传播学理论体系重构的研究设想被引量:7
《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6期22-26,共5页李永健 
传播研究的最初动机是要检验并提高教育、宣传、电信、广告、公共关系等领域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效率。研究活动从关注效果开始,后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以及方法论方面的进步(尤其是实验、社会调查和统计方法的运用)又促进了研究活动的...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 大众传播研究 里程碑 受众研究传统 理论体系 传播效率 
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被引量:13
《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10-12,36,共4页李运林 曾艳 
本文首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教育传播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从而说明教育传播学应该是教育技术学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但是我国刚建立起来的教育传播学仍然是年轻、单薄的,因此应该在基本理论、应用理论、中国特色理论等三个方面加强...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 教育技术学 基本理论 教学设计 
关于构建教育技术学专业基础课——教育信息学的思考
《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27-30,34,共5页汪基德 
教育信息学是以信息科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对教育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 ,探讨教育信息运动规律、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的综合性学科。教育信息学应信息社会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而产生 ,随着信息科学与教育...
关键词:教育信息学 学科定位 理论框架 教育技术学 教育传播学 
《教育传播学》课程“探究—讨论—实践双向循环教学模式”析
《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64-69,共6页曾艳 
本文立足于《教育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实践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提出了以“探究—讨论—实践双向循环教学模式”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思路。在对该模式的结构、特征、评价等三方面的研究中 ,系统地分析了课程内部各要素 。
关键词:教育传播学 探究 讨论 实践 教学模式 
信息概念简论被引量:5
《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2期3-8,共6页李康 杨介林 
文章分析了目前阐释信息概念的几种做法,指出它们的不足之处。提出以系统的整体观看待信息概念的新思路,由此引出“信息概念体”的看法。并对“信息概念体”的几层含义及相互关系进行较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信息概念 狭义信息 自在信息 信息定义 再生信息 教育传播学 表现形式 信息量 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