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对比

作品数:177被引量:42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徐萍滕延江邵军航潘红英朱奕霏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英语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俄汉ребёнок/孩童名称对比研究
《现代语言学》2023年第12期6121-6131,共11页牛安娜 
体认语言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判定语言来自对现实的互动体验与认知加工,着重强调语言研究的体验性。孩童是人类群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是家庭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孩童名称广泛存在于人类话语体系中。基于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特对不...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 孩童名称 词群 俄汉对比 语料库 跨文化对比 
英汉道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校园英语》2019年第44期238-239,共2页周艳莉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也不断扩大,文化背景等差异的不同,而道歉的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也反映了跨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通过英汉道歉语的表达方式、策略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析道歉语差异的原...
关键词:英汉 道歉语 文化 跨文化 对比研究 
在跨文化对比中培养思辨能力——以“英语诗歌欣赏”课程为例被引量:2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42-45,共4页赵丽媛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科研项目"英语教学与学生思辨思维的培养"(编号:2016xy10)的阶段性成果
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这两个能力已经成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英语诗歌欣赏"课中的诗歌文本,一方面选取的英语诗歌原文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素养,另一方...
关键词:思辨能力 跨文化对比 英语诗歌欣赏 
英汉语之间借词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考试周刊》2018年第74期123-123,125,共2页李颍梅 尹晓盼 
语言之间相互借用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 因此借词的出现是文化融合和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英汉互借词有音译、 意译、 音译和意译结合三种主要的形式.随着词汇的借用, 文化也随之转移.东西方文化中新的传统、 习俗、 宗教、 生活方...
关键词:跨文化 音译借词 意译借词 混合借词 
英汉动物类习语跨文化对比分析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7年第4期125-130,共6页刘全花 
英汉习语源于现实生活,丰富多彩、文化意义异常丰富。英汉动物习语文化意义存在完全一致、部分一致及完全不一致特征,文章基于动物类习语内涵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揭示英汉习语文化反映的民族性特点,学习和研究英汉习语有助于跨文化教育...
关键词:英汉习语 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流 语言文化 
英语对比修辞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77-81,共5页龙晶晶 
对比修辞理论(Contrastive Theory)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于1966年提出的语言学新兴研究领域。其后来的发展受到语言、文化和思维三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社会文化与其相对应的语言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和思维相互制...
关键词:对比修辞 跨文化对比 第二外语写作 
英汉语言“主语省略”现象的跨文化对比被引量:1
《安顺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41-42,共2页徐莉 
省略作为避免重复、突出关键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的语法手段,在英汉语篇中的功能有其相似之处。英汉语在文化方面存在差异,对主语省略的运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也彰显出重要意义。
关键词:主语省略 跨文化对比 《背影》 
文化差异视域下的德汉隐喻对比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5年第4期354-354,共1页刘萌 
隐喻在德汉两种语言中均大量存在。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社会历史、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两民族对喻体的选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联想意义却不尽相同。本文拟在文化差异视域下对德语及汉语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进行跨...
关键词:隐喻 文化差异 跨文化对比 
英汉亲属称谓差异跨文化对比
《亚太教育》2015年第1期62-63,共2页舒柳 
世界上不同社会的血缘关系在客观上是一样的,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于反映这种血亲关系的亲属称呼却是不尽相同的。本文希望能通过对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亲属称谓的对比,探究其背后文化的差异,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亲属称谓 英汉 文化 比较 
英汉道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被引量:1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55-157,共3页桂峰兰 
道歉行为是道德修养的基本表现,是文明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这些年来,它逐渐引起了语言研究者的广泛讨论。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道歉的表达方式丰富多样,具体用语的选择依据具体的语境特征而定。由于天...
关键词:英语 汉语 道歉语 道歉方略 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