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作品数:93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玉萍江雪梅涂伟康兵丁虹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学研究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工运》《新劳动》《中国劳动》《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预设关键条款,防范用工风险
《复印报刊资料(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23年第1期97-98,共2页陈文治 
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深刻变革,劳资双方关系的深度调整,近年劳动纠纷人事争议案件数量快速增长,涉及劳动者人数多、影响大,劳动纠纷案件已经成为全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各级法院受理案件中增速快、增幅大、形式愈加多样化、情形愈发...
关键词:案件类型 劳动纠纷 用工风险 劳动用工制度 关键条款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劳资双方关系 深刻变革 
浅议劳动争议仲裁中止审理工伤待遇案件的合法性——兼论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18年第3期31-36,共6页宋胜利 
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被法律赋予了执行的效力。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后.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获得工伤保险待遇赔偿.同时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此时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是中止案...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具体行政行为 中止审理 案件审理 工伤待遇 合法性 工伤保险待遇 行政诉讼 
浅析481号文废止后对劳动争议裁判规则的影响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18年第2期29-32,共4页
2017年11月24日.人社部第五批宣布失效和废止的文件中正式废止了《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本文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废止.在实务界产生了不小的波动.这不仅涉及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审...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裁判规则 合法权益 劳动关系 法律规则 审判机关 
劳动争议仲裁中诚信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48期136-137,共2页王少蕾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如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建立起来,用人单位的不断出现、用工人数的不断增多,导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出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劳动争议案件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每年都要审理...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诚信缺失 原因 劳动争议案件 用人单位 经济社会 虚假陈述 伪造证据 
贯彻自愿原则有哪些意义?
《兵团工运》2016年第11期39-39,共1页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贯彻自愿原则。由于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既不是国家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也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它只是群众性自治组织,因此,它不能享有准司法劳动仲裁权、国家审判权和行政命令权。
关键词:自愿原则 劳动争议调解工作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国家行政机关 群众性自治组织 意义 调解组织 国家审判权 
关联企业用工的劳动关系判定
《中国社会保障》2016年第10期51-51,共1页徐潇洁 
案例钱某与某资本公司因劳动关系争议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钱某主张其于2011年3月15日入职该资本公司,担任经理职务,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015年9月1日以个人原因为由向法定代表人姚某口头辞职。
关键词:劳动关系 企业用工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关联 书面劳动合同 法定代表人 公司 资本 
单位有权“克扣”这些工资
《就业与保障》2016年第9期16-17,共2页廖春梅 
"我国劳动法律中明文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可为什么我到手的工资比合同约定的少,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法院却偏偏支持公司扣付我的工资?"实践中,一些劳动者面对要求用人...
关键词:用人单位 工资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劳动者 劳动法律 货币形式 合同约定 本人 
法定代理人具有哪些特征?
《兵团工运》2016年第3期40-40,共1页
法定代理人主要特征是: (一)法定代理不是基于被代理人的意思,也不是基于法定代理人的意思。而是基于法律的规定。一方面,不需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法定代理人就有权进行代理;另一方面,以法定代理人的意思表示为转移,必须替当事...
关键词:法定代理人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意思表示 被代理人 当事人 法律 
在哪些情形下劳动仲裁机构可以指定代理人?
《兵团工运》2016年第3期40-40,共1页
在劳动争议仲裁活动中,指定代理有以下三种情况:(1)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职工有几个法定代理人,他们之间相互推诿,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可以指定其中一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2)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职工...
关键词:劳动仲裁机构 法定代理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无民事行为能力 死亡职工 仲裁委员会 指定代理 
提高仲裁工作业务水平 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自信
《中国劳动》2015年第8期26-28,共3页栾居沪 程宇明 
劳动仲裁,作为一项解决劳动纠纷所必备的前置程序,在现代社会以其特有的简便特点。逐步成为有效解决劳动争议、化解矛盾的重要法律途径。近年来,随着申请人诉求多元化、集体案件多发、涉案金额较大等情形的交叉出现.劳动争议仲裁机...
关键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劳动仲裁 劳动人事 工作业务 自信 前置程序 劳动纠纷 现代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