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伦理观

作品数:145被引量:34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汤萱李化建徐嵩龄王民黄锡生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工科学生环境伦理观培养的对策和途径探讨
《现代教育与实践》2025年第3期143-145,共3页张燕 党艳艳 张根林 
在新工科教育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伦理知识和环境道德素养,将环境伦理和工程技术实践有机结合,能有效破解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诸多问题。充分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环境伦理理念,加强环境伦理观的培养对当代工科大学...
关键词:工科学生 环境伦理观 对策和途径 
一种新型环境伦理观的构建——从国际环境法的视角
《清华法律评论》2023年第2期125-140,共16页孙世民 
司法部2021年度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我国涉外商事审判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路径及完善策略研究”(21SFB3023)阶段性成果。
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的错误指引下,全球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应当在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观的同时,构建一种新型的环境伦理观。这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的环境伦理观,其尊重环境的独立价值和内在价值,倡导人与自然...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新型环境伦理观 国际环境法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观的双重逻辑线索被引量:4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2-19,共8页周国文 胡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项目“环境伦理研究”(19JHQ028)。
罗尔斯顿关于自然内在价值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体现了双重逻辑线索:一条是“从自然到文化”为主题的逻辑线索,另一条是“从文化到自然”为主题的逻辑线索。这两条逻辑线索是相辅相成、彼此互补的,它也正是罗尔斯顿建构其环境伦理观的内...
关键词:环境伦理观 自然价值 文化价值 命运共同体 
环境伦理的观念转捩与反思——利奥波德环境伦理观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10期18-23,共6页岳芬 
2020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欧美环境美学中的中国元素研究”(20ZXD001)研究成果。
作为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环境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十分注重科学知识在自然审美中的基础地位。他的生态思想集中体现在随笔集《沙郡年记》中,他的土地伦理强调自然权利的实现,更是在精神领域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提升。区别于同...
关键词:利奥波德 沙郡年记 环境美学 环境伦理学 
发展高中生环境伦理观的具体途径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年第19期37-39,共3页刘国营 
环境伦理观是协调人与自然环境关系,进而约束自己行为的一种秩序。地理学科是解读人与自然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伦理观不仅是提升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素养教学的要求,更是朝向立德树人方向的迈进。文章尝试对高中地理中环境伦理...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中生 环境伦理观 
儿童绘本中的环境伦理观及启示
《文教资料》2021年第16期27-29,共3页曲静敏 
2019年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岗契合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H-19300)”。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道德问题的应用伦理学学科,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众多作者以此为题材创作蕴涵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等丰富环境伦理观,旨在传达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使儿童形成健康的环境伦理意识,从中得到...
关键词:儿童绘本 环境伦理观 启示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被引量:4
《当代化工研究》2020年第17期112-113,共2页马艳蓉 
北方民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2018XYSYK04)。
人类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而发展带来了资源短缺、气候变化、耕地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等的环境问题。随着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和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而这两方面都与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主要研究了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
关键词:环境污染 人类健康 环境伦理观 
论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休闲》2020年第26期0284-0284,共1页张澍东 
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探索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依旧是当今社会值得重视的问题。纵观当前世界的发展形势,环境 问题愈来愈凸显,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生态危机已经席卷全球,这些问题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起到了严重的阻碍。 本文...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 生态危机 
走出伦理的困境:从《灵力》看霍根的环境伦理观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32-34,共3页陈征 
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美国本土裔作家文学归家范式研究”(项目编号:18YJC752003);2018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社科类)“琳达·霍根小说生态主题研究”(项目编号:JAS180859);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KY20180310)。
美国契卡索印第安裔作家琳达霍根的文学作品交融多元文化的丰富内涵,其长篇小说《灵力》以环境伦理为主题,探讨了跨越印第安族裔与白人主流社会的文化边界,人与自然、动物边界而建立对话机制的可能性,也表明了霍根呼吁对环境伦理问题的...
关键词:《灵力》 霍根 生态女性主义 环境伦理 
关于“环境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26期208-209,共2页李清光 
作为本科阶段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环境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地关系环境伦理观。为避免教学内容泛而不精,需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突出环境地学问题的区域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写作与口头报...
关键词:环境地学 教学改革 环境伦理观 区域特色 案例导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