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通中西

作品数:95被引量:13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董杰陈俊民汤一介张爱勤吕敏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会通中西译论的一次尝试——探析吴宓的翻译思想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年第5期77-82,共6页姜筠 
在中国近现代翻译史上,吴宓因主导《学衡》的西方经典翻译活动,且有意识地进行翻译理论思考,而有其独特地位。他立足个人翻译实践,在对“五四”时期翻译现状进行反思后,审慎吸收中西翻译传统资源,如佛经汉译传统、严复的“信达雅”、约...
关键词:吴宓 翻译思想 传统译论 会通中西 
总括古今农书,会通中西农技: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月读》2024年第7期69-81,共13页钟彦亮 
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三季书目已经发布,“四书”之一《孟子》战国时期的哲学著作《墨子》中国古代农科史上最完备的一部总结性巨著《农政全书》,以及《灵宪》《营造法式》《论衡》《海国图志》《颜氏家训》《左传》《资治通...
关键词:《农政全书》 《华阳国志》 《颜氏家训》 《海国图志》 《营造法式》 《资治通鉴》 《论衡》 《墨子》 
先生着布衣
《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14期62-63,共2页彭好 
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汤用彤先生,是輩声中外的哲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少数几位“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家之一。汤先生虽在美国留学四五年,但其生活节俭到极致,丝毫没有“时髦之学者风度”,任教北大期间...
关键词:副校长 季羡林 汤用彤先生 美国留学 洋气 老北大 家风家教 会通中西 
会通中西的科学家——徐光启
《课外生活》2022年第14期36-39,共4页姜士冬(文) 张朵拉(图) 
名人零距离在我国明朝时期,有一位科学家兼政治家,他在农业、天文、数学、水利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就是明朝嘉靖年间的礼部尚书徐光启。他放眼看世界,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十七世纪中西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先进科学技术 礼部尚书 徐光启 零距离 十七世纪 会通中西 科学家 
“我”•对话•学术接续
《读书》2022年第7期63-68,共6页尤小立 
国内人文学界对近现代中国学术新传统的“接续”问题的关注,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它首先源自一种对学术纯粹性的体认。从承上启下的七七、七八级一代学人本身看,最直接的需求,自然就是怎么写得更“学术”。改革开放后开始的跨海、...
关键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纯粹性 中西学术 会通中西 承上启下 接续 改革开放后 
独辟蹊径会通中西——评《教育史学通论》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王定功 温昕 
寻求教育史学新的发展道路,为之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已成为当前教育史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由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主编的《教育史学通论》,突破以往教育史学著作的范式,创造性地将教育活动史与教育制度史、教育思想史相结合,理论的严...
关键词:教育史学 新时代教育 教育思想史 周洪宇 史学著作 回归传统 学科交叉 会通中西 
中西哲学比较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构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2期27-28,共2页方松华 熊务丰 
在西方哲学的系统引介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以及在“中国哲学史”的百年书写当中,包含着几代中国人会通中西哲学传统的巨大努力。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传统研究的愈益深入,由于“中国哲学史”书写的不断尝试,中西哲学...
关键词:中西哲学比较 中国哲学史 哲学传统 不断提升 会通中西 西方哲学 当代构建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方以智逃禅前行迹及其思想的挖掘与阐择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1,共1页汪孔丰 
2021年,适逢方以智诞辰410周年。为此,学界歆然在怀,先后通过多种方式,举办多样活动,隆重纪念这位博采众长、会通中西的伟大先贤。在方以智故里桐城,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安庆市桐城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纪念方以智诞辰410周...
关键词:桐城文化 方以智 逃禅 世家文化 会通中西 博采众长 
会通中西理艺并长--刘天华“国乐改进”理论再识被引量:1
《音乐研究》2022年第1期54-66,I0008,共14页欧阳亮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2021年度开放基金项目“‘中国乐派’理论表述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反思”(项目编号:HBCIR2021001)的阶段性成果。
刘天华是中国近代“会通”中西古今的音乐大家,也是民族音乐界“理艺并长”的一代宗师。百年来,其音乐实践(艺)的辉煌成就得到了充分肯定,但其音乐理论(理)的巨大贡献却少有人总结。梳理刘天华的“师友谱”,考释其代表性理论著述,分析...
关键词:刘天华 会通 国乐改进 童斐 刘半农 《烛影摇红》 
立足本土 会通中西——英敛之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基督宗教研究》2021年第2期342-358,共17页周萍萍 
同济大学“欧洲研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欧洲思想文化与中欧文明交流互鉴”子项目资助课题
面对清末民初国家衰败的种种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的英敛之希望以知识分子兼天主教徒的身份拯济天下、献身社会。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他先后参与并创办了静宜女学、辅仁社和辅仁大学。“立足本土、会通中西”这一办学宗旨使辅仁大...
关键词:英敛之 教育 辅仁大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