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访问

作品数:119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生兰丁兰王迎君赵景远杨雪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辽宁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互联网时代,家访更需“到家”
《山东教育》2023年第35期28-29,共2页马广刚 
家访,顾名思义就是家庭访问,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班主任、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方式日趋多样,热线电话、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等“电访”交流方式,受到了教...
关键词:家庭访问 互联网时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班主任 家访 网络聊天 联系方式 热线电话 
孩子不上学需多了解原因
《健康生活》2023年第6期62-62,共1页王小梅 
子晟缺课太多,班主任在电话中对子晟的爸爸说:“子晟经常缺课,依据学校规定,要安排家庭访问。子晟没来学校上课,是留在家里,还是去了别的地方呢?”子晟的爸爸说:“子晟待在家里,没有出去。不知道是不是初一的课业压力变大,他适应不良,...
关键词:家庭访问 班主任 适应不良 缺课 课堂 课业压力 学校 初一 
“1+1+1互助式家园共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动漫界(幼教365)》2022年第48期76-77,共2页王瑶 郝艳平 
陈鹤琴先生说:“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家庭访问...
关键词:家园共育 家庭访问 陈鹤琴 幼儿教育 家庭教育 正确的教育观 健康成长 学生家长 
倡导教师自我评价
《山西教育(管理版)》2022年第9期65-66,共2页陈茂林 
教师的劳动具有个体性的特点,这一点集中反映在教师劳动的方式方法上,包括读书学习、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学生谈话、个别辅导、家庭访问、考试阅卷等工作环节。虽然教师也要参加教学研究、学术会议、观摩教学、听课评课等集体活动,但...
关键词:家庭访问 观摩教学 听课评课 批改作业 个别辅导 读书学习 学术会议 教学研究 
美国家庭处境不利婴幼儿早期干预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健康家庭”家访项目被引量:2
《比较教育学报》2022年第3期122-134,共13页张琨 程绍仁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家庭关系不良儿童早期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YJC880012)。
家庭处境不利婴幼儿早期干预不仅是美国弱势补偿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路径。家访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早期干预模式,减少了美国处境不利家庭的婴幼儿及其父母的发展风险。其中,从怀孕期就开始对...
关键词:家庭处境不利婴幼儿 婴幼儿期虐待 “美国健康家庭”项目 家庭访问 早期干预 
美国联邦政府对处境不利家庭育儿支持的政策路径、有效举措与特征--来自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MIECHV)的经验
《外国教育研究》2022年第5期113-128,共16页孙贺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市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童年生活与社会支持研究”(课题批准号:17CSH023)。
为促进处境不利儿童更好发展,增加他们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美国联邦政府立法授权启动了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该项目是联邦政府对各州原有家访项目的重大支持与扩展,实证研究显示其效果显著。而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之所...
关键词:美国 处境不利家庭 孕产妇与婴幼儿家庭访问项目 
以“网络”为媒介的家园共育有效策略
《天津教育》2022年第11期156-158,共3页郑佳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校园网络的有效构建缩短了幼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让家园互动交流更为高效,改善了以往家园互动意识不强、沟通质量差及沟通缺乏连续性等情况。本文对以“网络”为媒介的家园共育有效策略进行探析,以...
关键词:家园共育 幼儿教育 信息交流渠道 家园互动 有效策略 家庭访问 信息交流平台 网络信息技术 
“双减”政策下的家校合育实践被引量:4
《教育家》2022年第5期65-67,共3页朱红霞 刘烁 
教育不仅存在于学校,家庭也是其重要而必不可少的环节——家校合育关乎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认真领会与实践教育新理论新要求,搭建家校合育的平台?通过采取家长沙龙达成共识、个性问题家庭访...
关键词:家长开放日 家庭访问 家校合育 育人作用 一线教师 家校协同 优质特色 社团活动 
问题导向:整体把握“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需求
《中国社会工作》2021年第10期8-8,共1页顾东辉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体系研究”的成果,项目批准号19ZDA144。
问题导向是社会工作乃至人类服务的发源。无论是早期欧洲社会工作中的家庭访问和睦邻运动,还是古代中国济困行动中的福田义庄和以工代赈,其原始动机都旨在纾解民众的现实困境。问题是需求不足的特定形式,最初表现为议题即社会现象,在无...
关键词:需求不足 问题导向 家庭访问 特定形式 社会工作 原始动机 以工代赈 整体把握 
互联网时代仍需用好传统式家访被引量:5
《人民教育》2020年第19期40-43,共4页陈如平 
一、教师家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制度安排,家访,是家庭访问的简称。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家访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组织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到学生家庭进行教育指导的一种方式,主要是解决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家庭访问 家庭教育问题 传统式 班主任 家访 互联网时代 教育行政部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